台糖森林碳匯教育館 計畫落腳橋頭糖廠
台糖「森林碳匯教育館」計畫設在橋頭糖廠文化園區的6連棟木造日式宿舍。(記者蘇福男攝)
〔記者蘇福男/高雄報導〕台糖公司是國內平地造林面積最大地主,立委邱志偉認為台糖有推動森林碳匯環境教育的責任,要求建置「森林碳匯教育館」,台糖計畫設在橋頭糖廠文化園區。
邱志偉表示,森林碳匯是指森林從大氣中吸收二氧化碳,並將其儲存在不同的儲存庫(碳庫),包括樹木、根系、灌木叢、枯落物和土壤,另收穫的木材製成各種產品,如家具、藝品、木建築,也可將碳持續固定住,不會把二氧化碳再釋放回到大氣中。
碳匯因此分為碳儲存量和碳吸存量兩種,以森林碳匯為例,儲存量為區域內土地及樹幹等固定碳的量,基本上不會變動;吸存量則為當年度森林「吸收二氧化碳」扣除「排放二氧化碳」後的總量。一般而言,因為碳儲存量為固定資本沒辦法成為碳匯抵減利用標的,因此一般碳匯交易皆為碳吸存量,沒有生長量的森林是沒有碳吸存量,甚至有可能是排碳。
邱志偉在立法院質詢台糖指出,台糖是國內平地造林面積最大地主,對推動森林碳匯環境教育責無旁貸,要求台糖在橋頭糖廠文化園區設置「森林碳匯教育館」,並邀林業署專業協助。
台糖森林碳匯教育館將以短、中長期規劃,短期先以橋頭糖廠現有環境教室空間(製糖流程館),結合糖業文化、平地造林、蔗渣生質燃料顆粒,作為台糖碳匯教育館。
中、長期則規劃以興糖國小旁舊有的6連棟及5連棟兩座木造宿舍為基地,6連棟為主場館,5連棟為輔,因6連棟位於橋頭科學園區計畫道路上,已確定遷址至園區內,將由內政部國土管理署代為新建木建築,後續再由台糖和國土署研商,林業署協助提供森林碳匯教育館籌設所需的國產材及森林碳匯資訊,便於規劃佈展及場館設立或修建事宜。
邱志偉說,全木結構的森林碳匯教育館,不僅是碳固定,也是碳替代的指標性示範,因屬可再生資源木材,替代塑膠、金屬、鋼筋混凝土等高耗能、不可再生資源材料,在橋頭糖廠附近的台糖人工林,則可做為碳儲存、碳吸存的碳匯經營管理的環境教育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