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蹟活化露曙光! 北斗遠東戲院原始股東接受鑑價 願交出所有權
北斗遠東戲院外觀。(搶救北斗遠東戲院文化運動提供)
〔記者顏宏駿/彰化報導〕已經荒廢20多年的北斗遠東戲院,文化部支持戲院活化,同意撥款修復。今天傳出原始股東及其家屬,願意接受10年前彰化縣建築師公會鑑定估計的殘餘價格1260萬元,交出所有權,讓老戲院活化邁出一大步。
這間70年歷史的老戲院,是全台唯一「公部門」持有的戲院,許多文獻資料指出,當年建造時土地為公所持有,但地上物由公、民合建,共有10股,每股5萬元,其中8分為民間持有,公所持有2分。它見證北斗從貧窮走向富裕,也成為許多北斗人的電影記憶。
當年花費新台幣50萬元蓋的遠東戲院,曾是地方的「金雞母」,但隨著台灣電影的沒落,漸漸失去其商業價值,並在20多年前停止營運,股東早有人提議「清算」,惟賠償金一直談不攏,甚至雙方(民營股東、公所)對簿公堂,以致「老戲院」一直保留下來,被列為縣定古蹟。
遠東戲院斑駁不堪,猶如廢墟,今年7月的北斗鎮長補選,地方再分成兩派,一派主張把「古蹟拆除」,共同持分再開發,另一派則主張「古蹟活化」,修繕後再利用。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副局長粘振裕到現場勘查,支持戲院活化,同意撥款7000萬元的修復經費。
今天傳出原始股東願意接受1260萬元的價格,交出所有權,地方人士無不表示「樂觀其成」,因為再拖下去,北斗難以發展,「兩敗俱傷」,也有人說,當年50萬元興建的「戲院」,還能有1260萬元的價值,再不拿,以後沒機會了。
公所表示,感謝原始股東接受這個條件,未來還有許多法律程序要走,日前協商會議,含公所共有16名股東簽署,但這已是絕對多數,希望能開啟遠東戲院的活化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