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策展廢棄物 宜蘭綠色博覽會展品免費送

宜蘭綠色博覽會即將閉幕,展品開放認養,讓需要的單位帶走。圖為開放認養漁網及浮球。(蘭陽農業發展基金會提供)
〔記者蔡昀容/宜蘭報導〕2023年宜蘭綠色博覽會明(14日)閉幕,為減少策展廢棄物,承辦單位辦理園區展品認養,盼展出的展品或教具,能異地重生,歡迎機關、學校或團體登記認養,19日登記截止。
綠博是宜縣年度環境教育旗艦活動,以寓教於樂方式,傳遞環境保護、永續發展等概念,為期44至45天,今年在蘇澳武荖坑風景區舉辦,粗估超過40萬人次造訪。
承辦單位蘭陽農業發展基金會副執行長許名輝表示,展覽結束後,大量展示板和教具難以保存,很快就發霉,無法留隔年使用,過往都直接回收丟棄,相當可惜,2019年開始,將展品捐贈給需要的學校或單位,延續展品的環境教育使命,也減少策展廢棄物。
舉例來說,去年綠博有1座白海豚造型展品,來自彰化的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前來登記,該聯盟以白海豚保育為志業,大會評估審核後,將白海豚展品交給該聯盟使用。
許名輝坦言,對撤展廠商來說,大量拆除作業較為省事,但為了讓展品能繼續使用,基金會動用更多費用和人力,以求小心拆除,保持展品完整,讓接手單位能順利使用。
外界質疑,為何捐贈展品,似乎有圖利之嫌,讓承辦單位相當心寒,但考量延續環境教育的使命,仍決定續辦認養媒合作業。
綠博官網及臉書粉專12日公告,開放今年度展品認養,共60個品項,包含帆布、展板、展台、裝置藝術、模型等,數量超過200件,已有12個學校、機關、團體登記認養,19日登記截止,經大會評估審核後,會通知領取,但大會不負擔載運及後續組裝維修,須由登記單位自行載運離場。

2023年宜蘭綠色博覽會即將閉幕。(資料照,記者蔡昀容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