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住民人口達6萬5000人 桃市府「通譯服務櫃台」啟用

社會局於市府3樓設置「通譯服務櫃台」並於27日啟用。(記者鄭淑婷攝)
〔記者鄭淑婷/桃園報導〕桃園市現有新住民人口約6萬5000人,僅次於新北市、台北市、高雄市,為全國第4大新住民聚集城市,桃市府社會局在市府3樓設置「通譯服務櫃台」並於今天啟用,社會局長陳寶民表示,初期提供越南、印尼語服務,後續視需求滾動式檢討。
社會局統計,桃市新住民人口中,以中國籍4萬多人最多,其次為越南籍1萬2000多人、印尼籍5000多人,目前在新住民文化會館內設有新住民聯合服務中心,由民政局、勞動局、教育局、衛生局人員駐點服務,社會局新住民家庭服務中心的社工及中心培訓的通譯人員,也在館內為尋求就業、法律諮詢、社會救助、教育學習、國籍歸化等服務的新住民,提供即時的通譯服務,並於市府內再增設通譯服務,擴大對新住民的服務範圍。
社會局長陳寶民表示,由於越南及印尼分別為語言需求較多的國籍,初期由社會局在市府3樓設置通譯服務櫃台,安排越南及印尼籍通譯人員駐點,後續將視需求,滾動式檢討服務語系及時段,未來通譯人員也將進駐市府多元服務櫃台,提供新住民多元友善的語言服務。
陳寶民表示,通譯服務櫃台每週2、3下午為越南語,週4、5下午提供印尼語通譯服務,社會局歷年來已培訓通譯人員達一百名,語系包括越南、印尼、泰國、馬來西亞、柬埔寨、緬甸、英語、粵語、菲律賓、外蒙古等語系,在新住民求助時,協助其以母語完整表達需求。

社會局於市府3樓設置「通譯服務櫃台」並於27日啟用。(記者鄭淑婷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