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教署「夏日樂學」擴展視野 泰武國小學勇士舞釀小米酒

教育部今(20)日舉行111年夏日樂學頒獎典禮,屏東泰武國小學生於現場表演。(記者張維真攝)
〔記者張維真/台北報導〕國教署辦理夏日樂學計畫,補助學校開設創新課程,讓學生在暑假擴展學習視野。其中,屏東泰武國小以排灣語作為核心教學,讓小朋友透過古謠、小米酒釀造、木雕及勇士舞等課程認識傳統文化。
國教署說明,為了讓學生在暑假期間體驗創新課程,國教署辦理夏日樂學計畫至今邁入第八年,補助國中小學每年暑假舉辦2至4週的本土語文活動課程及整合式學習方案,讓學校發展各種課程,以拓展學生視野。
參與該計畫之一的屏東泰武國小,以百年校慶為主題,用排灣語為學習核心,規劃傳統祭儀、古謠、小米酒釀造、月桃葉編織、搭設草寮、木雕及勇士舞等課程。校長賴慶安說,夏日樂學學校的節奏,比平時學期間稍微慢一點,可以安排不同主題,讓小朋友有更多時間體驗自己的文化,學校讓中高年級男女生分班,男生主要學習田耕、製作彈弓、疊石牆、蓋工寮等,女生則是學習釀酒、刺繡等,低年級小朋友則學習製作較簡單的傳統美食。賴慶安說,課程大多以部落與山林為教室,比如跟著部落藝術家學習、或是到耆老家釀酒,讓學生透過貼近生活的學習方式,認識自己族群的文化。
泰武國小六年級學生穆妮・都勞勞贊說,自己從國小二年級開始參與,很開心可以藉由這些課程體驗以前較少接觸的排灣族文化,其中,編制月桃葉的課程讓她印象最為深刻,並從中認識自己的文化,很有成就感!
國教署長彭富源表示,今年暑假有1019校、1281班,共2萬6千800名學生參與夏日樂學計畫。該計畫今年包含本土語文活動課程、整合式學習方案、英語主題式課程,明(112)年將新增自然科學實驗操作課程,鼓勵學校根據在地特色、學生需求與社區資源,在暑假期間帶領學生參與更活潑有趣的課程,讓學生實作探索、從做中學,期待孩子的學習可以更全面、暑假課程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