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首座智慧水耕環控溫室 夏天平地也能生產萵苣甘藍
農業局協助青農王駿堯打造首座智慧水耕環控溫室,建構蔬菜精準產銷模式。(記者陳文嬋攝)
〔記者陳文嬋/高雄報導〕高雄市農業局協助青農王駿堯打造首座智慧水耕環控溫室,克服天熱、光照等環境影響,採取完全離土栽培,全年穩定供應6種產銷履歷蔬菜,節省5成人力,提高4至5成良率,建構蔬菜精準產銷模式,夏天平地也能生產萵苣、甘藍,將輔導更多農民智慧轉型。
農業局推動智慧農業,補助40場農民,超過25項作物,總計投入2000多萬元,協助農民智慧轉型,並研發高雄農來訊,每小時可分析61種作物防災、300項蔬果產銷資訊等大數據,提供農民智慧防災、產銷。
其中美蓮合作社青農王駿堯於旗山區經營樂霖鮮蔬農場,農業局協助導入智慧農業,結合物聯網科技,建置智慧水耕環控溫室,生產面積0.17公頃,透過手機監控環境溫、濕度及光照等生長資訊。
農業局表示,根據環境溫度啟動降溫噴霧及風扇,降低溫室溫度3至5度,也能適時啟動遮陰網,減少日照強度,創造出適合蔬菜生長的環境,與露天生產相比,更可提高4至5成良率。
農業局說,王駿堯以RO水調配養液,種植水耕蔬菜,已能全年穩定供應紅寶石及甜翠萵苣、京都水菜、牛奶白菜,以及季節性生產裂葉芝麻葉、羽衣甘藍,全年產量可達16噸,並銷往超市及電商通路。
夏季氣候炎熱,萵苣、甘藍非主要產季,農民種植不易,農業局將輔導更多農民智慧轉型,未來達到一定規模,將有助於穩定菜價。
局長張清榮說明,高雄力推智慧農業,並首開地方政府之先,將研發成果開放,同時規劃補助方案,與智慧農業業者一起協助農民,提供農民客製化的智慧服務,以及降低農民建置成本,同時加入高雄農來訊,包含產銷、氣象及AI產銷決策服務,讓產銷決策更精準。
農業局協助青農王駿堯打造首座智慧水耕環控溫室,建構蔬菜精準產銷模式。(記者陳文嬋攝)
農業局協助青農王駿堯打造首座智慧水耕環控溫室,建構蔬菜精準產銷模式。(記者陳文嬋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