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對稱的建築美!北埔國中新校舍得「金竹獎」特優
新竹縣北埔國中新校舍從色彩、外型以及建材的選用等都充滿濃濃客家味,刻意營造的不對稱感更形塑北埔「聚落」的樣貌,拿到今年新竹縣金竹獎特優的肯定。(記者黃美珠攝)
[記者黃美珠/竹縣報導]新竹縣政府第2屆優質公共工程「金竹獎」評定結果今天出爐,3類競賽項目中的建築類表現最亮眼,「獨家」由北埔國中上個月甫完工的新校舍拿到特優!這座由建築師林志成團隊所設計監造、台翔營造施作的嶄新建物,型如客家伙房屋,卻故意設計成不對稱,建物上的開窗方式也古意、新味並陳,讓人有「聚落」感且散發童趣,獲得青睞成為所有參賽作品中最受好評的,縣府近期將公開頒獎。
新竹縣北埔國中新校舍在建築師林志成刻意從「聚落感」發想下,就連窗戶的設計也充滿客家風且意外散發童趣感。(記者黃美珠攝)
建築師林志成說,北埔、峨眉以及寶山人稱「大隘」,是道卡斯族的社域,直到1826年姜秀巒的拓墾才形成今天的北埔聚落。
新竹縣北埔國中新校舍一樓的川堂銜接上原有的「椰林大道」,學生們從川堂踏入校園有股「神隱少女」的穿越感。(記者黃美珠攝)
近200年的發展,在北埔留下很多客家傳統建築和聚落,北埔國中不僅是北埔鄉很重要的學校,更緊挨著國家近年力推的浪漫台3線,所以他希望這棟新校舍除了將是台3線上另一道美麗的新風景,也期待能跟傳統的北埔老街有連結,因而用「聚落感」發想設計。
新竹縣北埔國中新校舍一樓的川堂銜接上原有的「椰林大道」,學生們從川堂踏入校園有股「神隱少女」的穿越感。(記者黃美珠攝)
而所謂的聚落,就是「不規則」的形狀,民宅此起彼落,建物間不會刻意對稱,家戶之間就連開窗的方式也未必相同。
在建築師林志成和營造廠商通力配合下,北埔國中校園滿滿的綠意在工程中幾乎被完整保留下。(記者黃美珠攝)
他還思考台灣現代建築跟傳統建築處於斷裂狀態,從事古蹟修復20多年的他,一直期待能復興客家傳統建材的運用。
新竹縣北埔國中新校舍把傳統客家建材和現代建材混搭,圖中中間磚紅色的就是傳統尺二磚,轉角採用的就是一般紅磚。(記者黃美珠攝)
所以拿這棟新校舍做試驗,他利用客家傳統建築的比例、色彩以及材料,重新建構現代客家建物,嘗試以此連結現代建築和客家傳統建築。例如他採用垂直的開窗比例、紅色和白色外牆、紅色和黑色的屋頂以及客家圓樓特有的正方形窗。
新竹縣北埔國中新校舍屋頂部分採傳統客家薄瓦(如圖)部分採用現代的鋼浪板。(記者黃美珠攝)
在這棟校舍的1樓正面,他選用只出現在古蹟修復場域的傳統磚紅色尺二磚和客家薄瓦。2樓以上卻改採現代材料的磚紅色二丁掛和白色耐候漆。背面的屋頂則大膽採用大家刻板印象很「low」的紅色鋼浪板,努力在有限的預算下,仍讓大家看到新、舊混搭的驚喜。
新竹縣北埔國中新校舍屋頂部分採傳統客家薄瓦,部分採用現代的鋼浪板(如圖)。(記者黃美珠攝)
校長廖雪華說,教育部總共補助該校7000多萬執行拆除重建危險校舍且改善整體校園環境,除了建築師林志成團隊有心且有創意,他們也很感謝施工的台翔營造自掏腰包,增添繫有毛筆的「馬背」裝置藝術勉勵該校學生勤學,大家共同成就這個「金竹獎」典範。
新竹縣北埔國中新校舍用小錢蓋出「金竹獎」作品典範,圖中的新校舍「馬背」還是台翔營造施工時,自掏腰包義助添上,期勉該校學生勤學的裝置藝術。(記者黃美珠攝)
由於林志成前述不對稱的創意,打造出該校校園高低層次豐富的天際線,另在台翔營造協助下,成功於施工中保留下該校原來的盎然綠意。
建築師林志成(右起依序往左)、北埔國中校長廖雪華、北埔國中總務主任張英杰等共同合作催生出後方的「金竹獎」校舍。(記者黃美珠攝)
她說,新校舍的川堂經設計銜接校園舊有的「椰林大道」軸線,讓人從川堂步入校區彷彿有「神隱少女」般踏入另番天地的穿越感。
新竹縣北埔國中新校舍充滿客家風味,刻意營造的不對稱感,形塑北埔「聚落」的樣貌,拿到今年新竹縣金竹獎特優的肯定。(記者黃美珠攝)
新的禮堂未來是多功能球場,採用具隔音效果的運動地墊,並考慮該校是當地的緊急避難場所之一,整棟建物的結構特別強化防震,挑高的空間設計也注意到未來維管的安全,所有燈具更換、或天窗開闔都以電動油壓方式處理。
縣府工務處表示,今年是新竹縣第2次舉辦金竹獎的評選,建築、土木水利以及設施3大類共12件報名參賽,符合資格的11件中僅建築類的北埔國中案拿到特優,評審對這個建築融入濃濃的客家風都表示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