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33歲宜蘭囡仔返鄉創業 林憲廷做App幫小農

林憲廷希望製作「農民購」App,提供小農與客戶、小農與小農之間的社群平台,供彼此交流、下單訂購農產品、舉辦活動等。(記者蔡昀容攝)

林憲廷希望製作「農民購」App,提供小農與客戶、小農與小農之間的社群平台,供彼此交流、下單訂購農產品、舉辦活動等。(記者蔡昀容攝)

2020/11/30 19:04

[記者蔡昀容/宜蘭報導]33歲青年林憲廷生於宜蘭,長大赴外縣市念大學、擔任工程師數年後,決定運用程式專長,返鄉創業促進家鄉發展。林憲廷正規劃一款應用程式(App),希望提供「小農與客戶」、「小農與小農」間社群平台,供彼此交流、下單訂購農產品、舉辦活動等。

林憲廷說,以前認為宜蘭沒有太多發展空間,到外地念大學、工作是理所當然,後來才發現故鄉有很多團體在做很多事情,例如青年組織、NGO、小農社群等等,很值得支持。

林憲廷指出,工程師多朝知名科技公司、科學園區發展,但他回到故鄉,觀察各個組織運作,發現很多問題可以透過程式專業解決。

林憲廷表示,網路時代下,有一批新的人口回到農村成為小農,民眾認同其理念,除了消費購買農產品,可能進一步參與小農聚會、投入有機生活,更甚者則與小農一同採收作物,最後搬進「新農村」,發展「新農」的社群文化與生活態度。

宜蘭員山深溝村以此頗富盛名,林憲廷進到村裡與小農對談,發現小農重視品牌理念推廣、農友間的串連及與客戶的互動,但目前多靠臉書(Facebook)經營社群,並透過免費Google表單給客戶下單訂購,小農與客戶、小農與小農間的聯繫相對不足。

林憲廷指出,農委會日前推廣透過「8大電商」,替農民銷售農產品,不過小農們因為抽成、價格導向、難以傳遞品牌理念、無法承諾供應量等問題難以適用,甚至有些人是「半農」,把務農當作兼職或生活風格,產量不多,就更難在大型電商上架。

林憲廷希望做一個複合社群、訂單功能的「農民購」App,小農可以在平台刊登要販賣的農作物,供民眾下單選購,也能釋出活動資訊,邀請農友、客戶一同同樂;一般民眾可以透過App追蹤喜歡的小農,訂購農產品,並給予小農回饋。

林憲廷提到,目前App還在規劃當中,若能爭取到經費,希望朝免費的公共服務前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