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巫婆鳥」大舉入侵 竹市府通報林務局執行獵殺移除行動

外來種鳥類巫婆鳥入侵新竹市,市府已通報林務局執行獵殺移除行動,杜絕對本地生態的侵襲與破壞。(記者洪美秀攝)

外來種鳥類巫婆鳥入侵新竹市,市府已通報林務局執行獵殺移除行動,杜絕對本地生態的侵襲與破壞。(記者洪美秀攝)

2020/11/19 15:12

[記者洪美秀/新竹報導]新竹市府產發處針對外來種埃及聖䴉「巫婆鳥」30年來不斷入侵台灣,嚴重破壞台灣濕地及河口鳥類生態情形,配合林務局的獵殺移除行動,已查報香山濕地大庄泥灘地及頭前溪出海口共386隻,並請林務局委外執行射殺行動,期許透過移除計畫遏止外來種的蔓延、侵蝕,保護台灣本土鳥類。

市府產發處表示,埃及聖䴉黑色的鳥嘴又長又彎像極大鐮刀,加上黑黑的頭頸,被稱為「巫婆鳥」,但黑白色外觀,常讓一般民眾遠看誤認是保育鳥類「黑面琵鷺」,但埃及聖䴉是有超強適應能力的外來種,和小白鷺、牛背鷺一樣愛吃魚類、青蛙、昆蟲、螺類,在缺乏食物時,甚至會吃垃圾,已在台灣各地繁殖擴散,據統計,台灣現在各河口已發現超過1萬2000多隻,且在部分河口已出現鳥巢及幼鳥等蹤跡。

由於埃及聖䴉與小白鷺、牛背鷺棲地需求一致,卻會在族群擴增後搶走築巢地、並搶奪食物資源,產卵育雛時也有排外情形,會將其他鳥類的蛋逐出巢外,擠壓甚至取代原生鳥類。

埃及聖鹮原產於非洲大陸、馬達加斯加、伊拉克等地,已被歐盟列為百大入侵物種之一。1984年台灣首次紀錄到野外個體在台北關渡濕地,但經野外繁殖近30年,數量不斷增加,已成群出現在河口、潮間帶、埤池等地覓食及築巢。

而埃及聖䴉在竹市活動區域,白天集中在香山濕地潮間帶及其周邊淺塘、水田等地,通常是來覓食潮間帶池塘魚類、螃蟹、螺類、尤其是彈塗魚,牠的鐮刀型長彎嘴,可深入泥洞捉底棲動物,原本躲在泥洞中避險的動物,反成無處能逃的食物,幸經普查後,竹市尚未發現築巢產卵及育雛情形。

市府配合林務局規劃的獵殺移除計畫,從今年4月已普查約有386隻埃及聖䴉,已報請林務局委外進行射殺移除行動,減少對濕地生態的破壞。

此外,困擾市民多年的外來種黑頭織雀雖長相可愛,卻同樣影響生態平衡,經執行窩巢摘除工作,已未發現成鳥及築巢情形。

另沙氏變色蜥的獵殺移除行動,從2016年移除9隻,2017年移除39隻,2018年移除117隻,到2019已下降移除56隻,今年則降到僅移除4隻,顯示透過獵殺移除行動,可有效遏止外來種生物入侵,也能保護原有的生態環境。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