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博士生靠「光合菌」創業 累積獲獎逾百萬元

屏東科技大學生物科技系教授陳又嘉,率領博士生組隊開發「光合益生菌培養包」。(記者邱芷柔攝)

屏東科技大學生物科技系教授陳又嘉,率領博士生組隊開發「光合益生菌培養包」。(記者邱芷柔攝)

2020/11/18 13:28

〔記者邱芷柔/屏東報導〕屏東科技大學生物科技系博士班學生張軒綸、陳思瑋等人組成「FUN轉農業」團隊,在教授陳又嘉帶領下,經過5年努力,開發「光合益生菌培養包」,讓農民簡易培養光合菌,減少30%肥料使用並增加10%收成,研究成果接連獲獎,拿下教育部及經濟部獎金累積達122萬元,團隊也順利成立公司,成功創業。

張軒綸說,微生物雖然無法透過肉眼直接看見,卻是農業上重要的幫手,可提升作物免疫力,抵抗病蟲害與病原菌,過去農民多以糖蜜、豆粉等加工廢棄物當材料自己養菌,但培育出的光合菌活性及純度都不夠,效果也大打折扣。

農漁牧業使用微生物製劑是趨勢,友善農業且有益環境,但老一輩農民較難接受新農法,因此「操作簡單、降低成本」成為開發關鍵,團隊歷時5年,研發出製作簡易、價格便宜、效果好的光合菌。

陳又嘉說,只要將菌種及發酵培養膠囊加入20公升水中,放置一週,就能培養出光合菌,澆灌5分地價格約僅需700餘元,團隊與萬丹紅豆農合作使用光合菌,8週後減少30%肥料,使用並增加10%收成,目前高屏地區約有60位農友加入使用,稻米、火龍果、芭樂、無花果等作物都有不錯成果。

這項研究成果在全國246隊中脫穎而出,獲得教育部「U-start創新創業計畫」績優團隊,今年11月獲頒75萬元創業基金,同時拿下經濟部小型企業創新研發、跨域整合產業等計畫獎勵金20萬元,及青農創新加值經營計畫補助27萬元。

團隊也表示,未來會繼續研發芽孢桿菌、枯草桿菌等有益動植物的菌種,帶動台灣農業向上提升。

「FUN轉農業」團隊研究成果接連獲獎,拿下教育部及經濟部獎金累積達122萬元。(記者邱芷柔攝)

「FUN轉農業」團隊研究成果接連獲獎,拿下教育部及經濟部獎金累積達122萬元。(記者邱芷柔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