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疫情衝擊 泰國蝦產業「囤貨」陷困境

2020/04/26 18:16
受疫情衝擊,泰國蝦養殖業者面臨沒有收入又不斷累積養殖成本的壓力。(記者邱芷柔攝)

受疫情衝擊,泰國蝦養殖業者面臨沒有收入又不斷累積養殖成本的壓力。(記者邱芷柔攝)

〔記者邱芷柔/屏東報導〕台灣的餐廳、釣蝦場每10隻泰國蝦就有8隻來自屏東,受到疫情影響消費緊縮,養蝦業者面臨蝦價直落、貨出不去窘境,原本養6個月就要出貨的泰國蝦,現在只能囤在魚塭中。

潮州鎮水產養殖協會總幹事吳清竹指出,每年母親節前夕是泰國蝦旺季,但現在每台斤掉了20元,目前母蝦每台斤210元、公蝦每台斤280,「囤蝦」對業者來說不僅是增加成本,過大的蝦子也不受市場青睞,未來出貨恐怕也是問題。

吳清竹說,以1公頃的蝦池計算,每個月水電費、飼料等養殖成本就將近10萬,沒有收入又要負擔龐大的養殖成本,只能咬牙苦撐。

原本養6個月就要出貨的泰國蝦,現在只能囤在魚塭中。(記者邱芷柔攝)

原本養6個月就要出貨的泰國蝦,現在只能囤在魚塭中。(記者邱芷柔攝)

潮州鎮水產養殖協會創會理事長潘金宙也表示,屏東縣泰國蝦養殖面積達4000公頃,但養殖戶多屬「承租戶」,擁有養殖登記證的蝦農不到1成,無法申請政府紓困方案,讓產業面臨生存挑戰。

屏東縣政府農業處表示,中央推出養殖漁業生產調節獎勵,鼓勵業者整池消毒、疏養及延後放養,但養殖登記比例低,確實是屏東長久以來的問題,縣府持續引導養殖業者對水、土資源合法與合理利用,提高養殖登記比例,同時也會持搜集地方意見,在疫情衝擊當下,向中央爭取讓相關補助化繁為簡,幫助產業度過難關。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