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防疫健康運動系列1-1》 建中狂騎團 年過50騎遍台灣

建中狂騎團前年10月從故宮出發到風櫃嘴,繞北海岸、淡水,一路90公里,風景宜人,是台灣最美的騎車路線之一(圖:建中狂騎團提供、文:記者陳曉宜)

建中狂騎團前年10月從故宮出發到風櫃嘴,繞北海岸、淡水,一路90公里,風景宜人,是台灣最美的騎車路線之一(圖:建中狂騎團提供、文:記者陳曉宜)

2020/03/01 23:34

〔記者陳曉宜/台北報導〕「想當年我們自詡為紅樓才子,有的書生卷氣滿腹經綸,有的血氣方剛馳騁沙漠,但大家共同的特質就是狂狷不羈,志比天高。」這是二O一七年建中第三十九屆校友召募「建中三十重聚」活動的召集令引言,就從那一天起,三十年前不相識的同學,而今成了彼此鼓勵活出健康的「建中狂騎團」成員,三十年前拚學業成了各領域菁英,而今一起騎遍台灣,挑戰一日北高,是他們展現志氣與友情的聯繫所在。

阿華加入建中狂騎團後,從75公斤的「綠蛙」(左圖)瘦成58公斤的帥男(右圖)。(圖:建中狂騎團提供、文:記者陳曉宜)

阿華加入建中狂騎團後,從75公斤的「綠蛙」(左圖)瘦成58公斤的帥男(右圖)。(圖:建中狂騎團提供、文:記者陳曉宜)

武漢肺炎讓大家不敢出門,但「建中狂騎團」依然每周相約騎河濱、爬南深路,挑戰太平山。沈克紘說,三年前重聚並不知彼此會騎車,後來一個約一個,一個帶一個,從雙北河濱車道,騎到宜蘭太平山翠峰湖,大家騎出了一股拚勁。

建中狂騎團首發,即挑戰太平山這條艱困路線,騎上翠峰湖時,傷兵無數,但也因此有了狂騎團這個隊名出現。(圖:建中狂騎團提供、文:記者陳曉宜)

建中狂騎團首發,即挑戰太平山這條艱困路線,騎上翠峰湖時,傷兵無數,但也因此有了狂騎團這個隊名出現。(圖:建中狂騎團提供、文:記者陳曉宜)

在工程界任職的「綠蛙」阿華是「建中狂騎團」的活招牌,加入二年,從七十五公斤減重到五十八公斤。阿華說,兩年前覺得胸悶,年紀大了又胖,做了健康檢查沒問題,決心開始運動,每天從天母騎Youbike回家,但進步不大,三十重聚後加入車隊團騎,一開始總是落後、跌倒,後來發現同學「喬丹」在水岸廣場八腳亭自行車站,有一個秘密車庫,買了輛喬丹的鋼管車,決心發憤圖強,晚餐後,從自家騎到大稻埕,繞過社子島返家,每天騎六十一公里,加上減少飲食,還有假日和同學一起團騎,挑戰台灣群山秘境,就成了現在的瘦模樣,而今更是狂騎團的自行車維修專家。

臺北自來水事業處發展中心主任朱聖心也是狂騎團成員,原本就愛騎車的他,車齡最長,自從心臟裝了支架,醫生說不能劇烈運動,讓他將近兩年不敢碰自行車。朱聖心說,因為有暖男隊醫邱俊傑,讓他有勇氣再踏上自行車踏板,「還記得那天從紅樹林騎到大屯山頂,我一路落後、一路抽筋,小邱看到一定會滑下來救我,陪著我休息後再騎」。

暖男隊醫小邱,是萬芳醫院復健科醫師,每次團騎他最忙,過程中要看著同學們是否抽筋或跌倒受傷,隨時停下來救援,朱聖心笑說,「只要一登頂,就開始了小邱的義診時間,大家都成了小邱病患」。

喬丹是財經界菁英,是狂騎團中默默帶動大夥兒向上的核心動力,十四年前為了運動,他買了第一輛鋼管車,逐漸開始對自行車的設計產生興趣,甚至對每一種車款、車架的歷史發展深入研究,為此喬丹的車越買越多,加入狂騎團後,他就成了同學們升級版的自行車供應源,來到八腳亭只要說「我是喬丹的同學」通關密語,就可免費喝飲料,因為喬丹早已為同學付了喝不完的飲料費。喬丹說,不同時間、配合不同心情、不同氣候,會騎不同的車出去,選擇不同的路線,從大溪、三峽騎到淡水、北海岸,一路拍照留存,三十重聚後和同學一起團騎,最大感觸是,「獨騎逆風容易放棄,團騎會因自尊心而奮勇向前」。

去年報名一日北高,展現了「建中狂騎團」志比天高的勇氣,沈克紘和宇志一如二年前聚集起同學們的超級能力,在群組裡使出友情召喚和激將手段,成功召集了十六人報名。

出發當天是半夜十一點多,書法家宋崗雖不是狂騎團成員,特別為同窗同學寫了橫幅為大家加油打氣,一路香山、彰濱、南鯤鯓三個休息站,都有同學擔任「應援團」,準備香蕉、永和豆漿加飯糰,廖世祺甚至為此遠從加州返台、和林子健、李智豪從台南買了知名牛肉湯,給足大家前進目標的動力。

沈克紘懊惱說「我騎太慢沒吃到飯糰」,宇民難忘的說「一吃到熱騰騰早餐,突然錯覺自己是在永和還是彰化」。還有Youbike王子吳柏林一樣有頭有尾、全程參與,只是Youbike騎不了北高,所以他第一天到出發點為大家拉布條打氣,第二天坐高鐵到高雄迎接同學們的壯舉。兩年來他堅持只騎Youbike,騎到可以輕而易舉的爬上南深路,讓沿路見狀的女孩大為驚呼,露出崇拜眼光。

最後有六位同學沒有完騎,陳懷玄說,「我知道自己無法完騎,但還是要報名,因為能和一大票同學一起騎車,很難再有機會」,他說,讀建中時,父親買給他一輛捷安特,參加狂騎團後將車重整,一直騎到現在,因為它的價值無可取代。今年狂騎團有三十位同學將報名一日北高,陣仗驚人,經過一年狂騎,成績指日可待。

三十重聚後,他們藉著騎車彼此鼓勵,所以每次團騎總是領先群雄的阿華,一定會刻意放慢速度等著大家,阿華笑說「騎太快會沒朋友」。他們發揮團結,分工向前,企業家團長賴育儒負責揪團勇於嘗試新路線、喬丹熟知單車功能與歷史、陳佐才專長設計車種、阿華專長維修車輛、隊醫小邱讓超過五十的大叔們,可以安心的奮力向前。甫加入團騎的知名檢察官周士榆說,「三十年後重聚,我們不談成就、不談利益,我們一起騎車、互相鼓勵,帶給我們是滿滿的正能量」。

相關新聞請見︰

防疫健康運動系列1-1》建中狂騎團 年過50騎遍台灣
防疫健康運動系列1-2》醫師:騎自行車增強免疫力
防疫健康運動系列1-3》北水處將打造台北自行車園區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