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不甩WHO? 指揮中心:簡稱「武漢肺炎」 民眾容易理解

世界衞生組織(WHO)宣布,武漢肺炎正名為「COVID-19」但我國基於讓民眾容易理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對媒體發布指出,雖然正式名稱是「COVID-19」,簡稱仍可為「武漢肺炎」。(美聯社)

世界衞生組織(WHO)宣布,武漢肺炎正名為「COVID-19」但我國基於讓民眾容易理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對媒體發布指出,雖然正式名稱是「COVID-19」,簡稱仍可為「武漢肺炎」。(美聯社)

2020/02/12 11:11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世界衞生組織(WHO)宣布,武漢肺炎正名為「COVID-19」,CO代表冠狀(Corona),VI代表病毒(virus),D代表疾病(disease),但我國不甩世衛,基於讓民眾容易理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對媒體發布指出,雖然正式名稱是「COVID-19」,簡稱仍可為「武漢肺炎」。

原本世衛1月公布此病毒名稱為2019-nCoV(2019新型冠狀病毒),主要是過去對於疾病或病毒的命名方式,可能以發現者的名字,或是所在地地名等相關元素來命名,但被連結的國家或許感覺遭到污名化,例如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MERS)、德國麻疹、日本腦炎、伊波拉病毒,進而做出調整,此次則再次調整為COVID-19,但方式大同小異,均是去地域化,避免讓民眾將武漢與肺炎連結一起。

不過,我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考量先前世衛名稱為2019-nCoV,如今又是COVID-19,國內通報則列入「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名稱,擔心在宣傳相關資訊時會影響民眾理解,因此經過討論後,決定中文仍可簡稱為「武漢肺炎」。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