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團調查 85%品牌充電線、29%品牌耳機材質含毒塑膠PVC

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表示,經調查85%品牌充電線、29%品牌耳機材質含毒塑膠PVC。(記者劉力仁攝)
〔記者劉力仁/台北報導〕很多人每天用耳機聽音樂、手機充電線充電,環保團體看守台灣協會今天上午召開記者會公布調查結果,85%品牌充電線、29%品牌耳機材質含有聚氯乙烯(PVC)之虞,成為環境及健康殺手,希望政府、業者和消費者採取行動逐步淘汰毒塑膠PVC。
看守台灣協會助理研究員陳威霖表示,協會針對74家充電線品牌和42家耳機品牌以「貝爾斯坦試驗」進行檢測,結果發現74個充電線品牌中,高達63個品牌(85%)「外在包覆」測到鹵素反應,28個品牌(37%)的「內部絕緣層」測到鹵素反應,其中包括ASUS和SONY等大廠;42個耳機品牌之中,12個品牌(29%)測到鹵素反應,包括SONY等。測到鹵素成分,有9成機率該塑膠為PVC材質。
陳威霖表示,不少廠商表示取得歐盟RoHS驗證,但協會檢測的31個品牌標示取得RoHS驗證,只有3個品牌材質不含PVC;耳機部分有14個品牌標示取得RoHS驗證,其中一個品牌測到鹵素反應。
有些產品會標榜取得蘋果Apple產品MFI認證,74個充電線品牌中,17個適用蘋果手機,其中9個取得MFI認證品牌中,有7個品牌測到鹵素反應。
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表示,PVC是所有塑膠最毒的一種,不僅生產時恐生致癌物質如氯乙烯(VCM),消費者使用時也容易接觸到塑化劑,廢棄在焚化廠燃燒會產生戴奧辛,國際社會多禁用PVC,改用替代材質。
看守台灣於今年4月發現ASUS的充電線外層為PVC材質,決定針對行動裝置的充電線和耳機線進行大規模調查,獲致前述結果。希望環保署禁止電子產品使用PVC,改用替代材質;希望電子廠商採用友善環境的物料並清楚標示材質,讓消費者辨認;消費者則拒絕使用PVC的電子產品,保護環境及自己的健康。

看守台灣協會針對74家充電線品牌和42家耳機品牌進行檢測,發現市售充電線、耳機多可測到鹵素反應。(記者劉力仁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