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屏縣鄉土藝術館 交趾陶、剪粘展至5月底

工藝師陳忠正向觀展小朋友解說剪粘。(記者羅欣貞攝)

工藝師陳忠正向觀展小朋友解說剪粘。(記者羅欣貞攝)

2018/03/16 14:28

〔記者羅欣貞/屏東報導〕屏東縣鄉土藝術館今天(16日)至5月31日展出交趾陶與剪粘作品,由來自嘉義板陶窯的陳忠正師徒等人創作,盼透過此次展覽,讓民眾了解剪粘與交趾陶製作的過程與藝術價值。

屏東文化處博物美術科長許朝欽表示,從鄉土館外牆的Q版陶偶到館內的展示,讓社會大眾認識交趾陶與剪黏等傳統工藝。「交趾陶」是一種低溫彩釉軟陶,日治時期在嘉義盛行,又被稱為「嘉義燒」。

板陶窯工藝師陳忠正表示,台灣交趾陶國寶級藝師林再興是他的姨丈,他從16歲起從事交趾陶與剪黏製作,已超過40多年,原先承接廟宇的案件,後來在新港設立園區展示,以及把交趾陶工藝精品化。

陳忠正說,細緻精巧的交趾陶工藝品,必須經過7個步驟,首先是勾勒出欲製作的形體外觀,再以捏堆塑貼刻劃6大技巧交互運用,接著陰乾至半乾狀態,將坯體內之空氣與水份迅速逸出,使燒製時平均收縮。等到完全乾後,進行電窯素燒至1100度。

上釉時需要高度專注與細心,此時釉色呈現粉色,燒成後才會看見亮麗之釉色。釉燒溫度約在攝氐850度至900度間,各色熔融溫度不一,需取得平衡點,燒製時間約10小時。

工藝展展出生活化的交趾陶作品。(記者羅欣貞攝)

工藝展展出生活化的交趾陶作品。(記者羅欣貞攝)

板陶窯交趾陶工藝聯展今天開展。(記者羅欣貞攝)

板陶窯交趾陶工藝聯展今天開展。(記者羅欣貞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