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實踐綠行動 「合鴨米」登宜蘭綠博展區

宜蘭綠色博覽會今年邀請鴨子大軍蒞臨,在會場水田示範合鴨米。(記者張議晨翻攝)

宜蘭綠色博覽會今年邀請鴨子大軍蒞臨,在會場水田示範合鴨米。(記者張議晨翻攝)

2018/03/08 13:46

〔記者張議晨/宜蘭報導〕2018宜蘭綠色博覽會將在3月31日登場,主辦單位今在冬山火車站後方稻田,採用稻、鴨共生方式栽種「合鴨米」,過程不採用農藥、化肥,希望用有機方式,呼應綠博主題「實踐綠行動」。

蘇澳鎮農民林旺德,務農經驗已有20多年,16年前投入有機耕作,不再使用化學肥料,春耕插秧後,挑選適合鴨種放養在稻田內,讓鴨、秧苗在水田互利共生,這種方式就被稱為「合鴨米」。

林旺德說,鴨子在田間游動,會增加水中含氧量,增加土壤益生菌的含量,排遺則可以做為肥料,養分夠,稻子自然長得好,所以也不用灑肥料,等於一次解決慣行農法中,化學農藥、肥料的兩大問題。

合鴨米種植分為兩階段,冬季休耕期先放養較大的鴨子,讓鴨子先清空田內福壽螺,以及增加肥份,春耕插秧以後,則改放養小鴨。

林旺德解釋,小鴨在秧苗間游動,會有「斷根」效果,秧苗在這類刺激下,反而加速根系生長,根系若越趨密集,養分就會吸得多,稻子自然長得更好。

1公頃稻田約可放養200隻鴨,稻田收割後不僅有販售效益,長大的鴨子也因活動多,肉質相較商業養殖口感更為彈性,成了餐桌上的佳餚。

今年綠博預計在冬山火車站後方約1公頃稻田上,放養、種植「合鴨米」,另外,稻田則以黑、黃、白、綠等4色拼貼圖案,讓水田多了幾道色彩。

宜蘭綠色博覽會今年邀請鴨子大軍蒞臨,在會場水田示範合鴨米。(記者張議晨翻攝)

宜蘭綠色博覽會今年邀請鴨子大軍蒞臨,在會場水田示範合鴨米。(記者張議晨翻攝)

宜蘭綠色博覽會今年在合鴨米水田上規劃彩繪稻田,用不同顏色水稻為水田拼出色彩。(記者張議晨翻攝)

宜蘭綠色博覽會今年在合鴨米水田上規劃彩繪稻田,用不同顏色水稻為水田拼出色彩。(記者張議晨翻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