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不讓老技藝失傳 「竹門簾」工法躍上牆

蔡美萍說,每面竹簾都必須靠著師傅的經驗與技術,讓竹簾呈現獨有美感。(記者邱芷柔攝)

蔡美萍說,每面竹簾都必須靠著師傅的經驗與技術,讓竹簾呈現獨有美感。(記者邱芷柔攝)

2017/11/07 15:09

〔記者邱芷柔/屏東報導〕六堆客莊生活中常見的竹門簾,漸漸被鐵門、鋁窗取代,擁有製作竹門簾手藝的師父為了生活紛紛轉行,屏東地區僅存內埔鄉興南村鄔家與利家,2家傳承這項技藝,為了不讓竹門簾製作技術失傳,興南社區近日邀請畫家,透過童趣畫作將竹門簾的製作過程畫上社區白牆。

長達10公尺的白牆,由地方知名畫家廖長生、廖文杰父子執筆,從剖竹子、編織、縫布收邊到繪畫,每個步驟都搭配生動的卡通彩繪。

鄔松昭與妻子蔡美萍是第三代的竹門簾編製師傅,兩人默契極佳的編織著竹門簾,錫塊敲打竹片發出的清脆聲響,成為罕見景象,因為耗時費力,平均每編一張竹門簾就得花上2個小時,畫家也把這樣兩人並肩編織的畫面畫上牆。

蔡美萍說,手工竹簾從剖竹、編制到繪畫,通通純手工,所以使用的竹片大小不一,每面竹簾都是必須靠著師傅的經驗與技術,讓竹簾呈現獨有美感,這是機器做不出來的感覺,現在仍有許多老客戶喜歡,但很少年輕人願意接手這項耗時的技藝。

內埔鄉民代表利志南說,隨著時代變遷,這些傳統技藝恐後繼無人,現在屏東只剩下興南村2家人擁有製作竹門簾的技術,社區希望藉由繪畫記錄,帶動地方觀光,近日也著手培訓導覽人員,讓地方長輩、學童學習解說,期待更多人親近、認識並傳承這項客庄獨有的技藝。

長達10公尺的白牆,從剖竹子、編織、縫布收邊到繪畫,每個步驟都搭配生動的卡通彩繪,預計月底就能完工。(記者邱芷柔攝)

長達10公尺的白牆,從剖竹子、編織、縫布收邊到繪畫,每個步驟都搭配生動的卡通彩繪,預計月底就能完工。(記者邱芷柔攝)

兩人並肩編織著竹門簾的景象是客庄共同的記憶。圖為鄔松昭與妻子蔡美萍。(社團法人屏東縣深耕永續發展協會提供)

兩人並肩編織著竹門簾的景象是客庄共同的記憶。圖為鄔松昭與妻子蔡美萍。(社團法人屏東縣深耕永續發展協會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