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13個月打造中山樓 教部表揚傳奇女建築師修澤蘭

「陽明山中山樓建樓50週年樓慶活動」,會中表揚中山樓建築師修澤蘭,由先生傅積寬(左)和兒子傅德修(右)代表領獎(記者王藝菘攝)

「陽明山中山樓建樓50週年樓慶活動」,會中表揚中山樓建築師修澤蘭,由先生傅積寬(左)和兒子傅德修(右)代表領獎(記者王藝菘攝)

2016/11/12 12:26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位於陽明山上的中山樓,今年建樓滿50週年,半世紀前在前總統蔣介石一聲令下,女建築師修澤蘭以日夜三班趕工的方式,以13個月時間興建中山樓,完成不可能的任務,主管機關教育部今天舉辦中山樓50週年慶祝活動,頒發建築貢獻獎給修澤蘭,因修澤蘭今年初去世,由其先生傅積寬和其子傅德修代為領取。

中山樓今天也打開秘密之門「二樓元首休息室」,例如蔣介石的辦公室和蔣宋美齡的休息室、前總統蔣經國休息室、兵棋推演室等,蔣介石和宋美齡分床各有臥室,中山樓導覽人員介紹時表示,因蔣介石是軍人,早睡早起,宋美齡受西方教育有晚睡習慣,因此分房睡;而蔣介石辦公室的辦公桌上擺著毛筆和鉛筆,蔣介石從來不用鋼筆和原子筆,修澤蘭回憶當初她向蔣介石報告中山樓設計圖時,蔣介石拿毛筆和紅藍鉛筆親自修正。

展場中,也擺放老照片及餐具瓷器,志工陳小姐表示,民國58年她曾和先生因緣際會入內參觀中山樓,當時看到高貴的瓷器餐具擺滿了一整面牆,不過無法細看,參觀路線很嚴格,她摸了一下椅子,憲兵立刻雙手撫平椅面,可見中山樓當時的氣氛多嚴肅,她當中山樓志工10年,也是第一次親眼看到當年的瓷器,餐具的表面還有精細的花紋。

中山樓表示,餐具瓷器到前總統陳水扁仍有使用過,之後就未再使用,部分瓷器也已移交給總統府。

傅積寬表示,當年修澤蘭以13個月興建完成中山樓,主要是因為蔣介石直接下達指令,相關公文來往不超過3天,前一天指示,後一天即可執行,日夜三班趕工,終於完成興建中山樓的任務。

台圖館長鄭來長表示,中山樓所在地最早是平埔族凱達格蘭族一支的居住地,清朝統治時期也曾請原住民看守這邊的硫磺,別具歷史意義,中山樓內藏有許多珍貴珍寶,包括名家的書畫、屏風等,許多都是季康的作品,這次慶祝中山樓50週年,季康家屬特別出資,修復受硫磺侵蝕的屏風畫作,並拍攝紀錄片,因此中山樓也特別舉辦季康先生屏風畫作修復紀錄片首映會暨專題演講,另有嘉年華園遊會、寫生彩繪比賽等。

相關影音

「陽明山中山樓建樓50週年樓慶活動」,會中表揚中山樓建築師修澤蘭,由先生傅積寬(左)和兒子傅德修(右)代表領獎(記者王藝菘攝)

「陽明山中山樓建樓50週年樓慶活動」,會中表揚中山樓建築師修澤蘭,由先生傅積寬(左)和兒子傅德修(右)代表領獎(記者王藝菘攝)

「陽明山中山樓建樓50週年樓慶活動」,會中展出中山樓的照片、和宴客餐具等文物。(記者王藝菘攝)

「陽明山中山樓建樓50週年樓慶活動」,會中展出中山樓的照片、和宴客餐具等文物。(記者王藝菘攝)

「陽明山中山樓建樓50週年樓慶活動」,會中展出中山樓的照片、和宴客餐具等文物。(記者王藝菘攝)

「陽明山中山樓建樓50週年樓慶活動」,會中展出中山樓的照片、和宴客餐具等文物。(記者王藝菘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