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雲

臺北市 24-28 ℃

兩後輪已用13年 都有補胎痕

爆胎保命步驟

爆胎保命步驟

2015/07/19 06:00

〔記者李容萍/桃園報導〕一輛廂型車昨天在國道超載又爆胎,造成六死一傷車禍,國道警察局交通科警務正范楊健叮嚀,在高速公路爆胎時,駕駛人要保持鎮定,緊握方向盤,切勿踩煞車,接著開啟故障燈(雙黃燈),以警告後方來車避免追撞,同時放鬆油門、減緩車速,保持車輛穩定度,逐漸滑行至路肩停妥,在車後約一百公尺處豎立故障標誌,再報警求援。

依國道高速公路局二○○八年到二○一○年統計,高速公路因「爆胎」造成死亡及車毀,每年平均約十件,平均造成十一 ‧六人死亡。

范楊健表示「爆胎又未繫安全帶」,近年高居國道死亡車禍原因的前三名,駕駛人上路前務必繫妥安全帶,並檢查胎壓和胎紋,萬一發生爆胎,遵循上述處理原則,才能降低傷亡。

檢警發現,這輛廂型車疑為左後輪爆胎,兩個後輪胎齡高達十三年,且都有補胎痕跡。有輪胎業者表示,爆胎不一定是胎紋過度磨損導致,有的汽車雖然胎紋很深,但細微處因風吹日曬雨淋而龜裂,再加上夏季柏油路溫度高,爆胎機率比平常高出一至二成。

桃園市嘉大輪胎行簡老闆指出,輪胎可充填一般空氣或氮氣,氮氣穩定性較佳,和一般空氣充填的輪胎相比,爆胎機率較低,但無論什麼氣體,一旦爆胎,幾乎無法繼續行駛,除非是有防爆功能、特殊材質的「失壓續跑胎」,它就算被釘子刺破而洩壓,最長還可行駛九十公里,但國內只有高級車種才配備這種胎。

簡老闆說,他研判爆胎後駕駛可能反射性急踩煞車,造成車輛甩尾、失控。

導致事故發生的主因,初判為左後輪爆胎導致車輛失控翻滾。(記者鄭鴻達攝)

導致事故發生的主因,初判為左後輪爆胎導致車輛失控翻滾。(記者鄭鴻達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impression
焦點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