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偶頭藝術 雲林社區劇場變精緻
2025/04/05 05:30
〔記者黃淑莉/雲林報導〕雲林有超過卅個社區劇場,居民以地方故事創作劇碼,讓社區人演社區故事,縣府文化觀光處邀請藝術工作者指導學員以回收紙張創作廿多個偶頭,強化劇場的藝術精緻度、多元展演形式,獲得熱烈迴響。
文觀處表示,雲林的社區劇場培養逾三百個素人演員,四成為高齡者,成功讓長輩參與地方事務,且每個社區各有特色,像元長長南社區「長南故事多」,創作背景是四、五○年代,呈現日治時期日本語、在地鄉音、國語、英文等混雜的特殊年代。
元長瓦磘社區「瓦作伙鬪陣行」以舞台劇形式介紹振興巷弄傳統獅頭的歷史淵源;大埤豐田社區的「春花夢露」以大埤為背景,講述一名堅強母性對先生出軌、社會變遷等挑戰,為家庭與孩子奮鬥過程。
文觀處長陳璧君指出,縣府去年底啟動「玩轉舞台!道具製作派對計畫」,邀請藝術工作者吳秋鳳老師傳授偶頭創作及應用,內容涵蓋偶頭設計、選材、製作等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