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政人士:每一個死刑背後都是疊加悲劇不應成政治操作工具
![法務部昨晚執行死囚黃麟凱槍決。(資料照) 法務部昨晚執行死囚黃麟凱槍決。(資料照)](https://img.ltn.com.tw/Upload/news/600/2025/01/17/phpoV9Qir.jpg)
法務部昨晚執行死囚黃麟凱槍決。(資料照)
〔記者蘇永耀/台北報導〕法務部昨晚執行死囚黃麟凱槍決,今賴清德出席活動時回應媒體表示,根據司法院憲法法庭的判決,死刑是合憲的,並沒有違憲,同時也要向受害家屬表達慰問之意,黨政人士分析,賴總統談話背後有三大意義,彰顯其「尊重司法」、「依法行政」的一貫立場。
有關死囚黃麟凱伏法,賴清德總統回應表示,根據司法院憲法法庭的判決,死刑是合憲的,並沒有違憲。總統表示,非常希望社會大眾能夠支持法務部依法行政,同時也要向受害家屬表達慰問之意,「這麼多年大家辛苦了」。黨政人士分析,總統談話背後直指三大意義。
第一,總統再度重申「死刑在台灣的合憲性」,係以尊重日前憲法法庭對死刑制度合憲性之判決結果,並認為在合法合憲前提下執行的死刑制度不應當成為任何政黨的政治攻防工具。
事實上,有關死刑議題,賴清德從未迴避,多次公開回應表態。2024總統大選辯論會上,賴清德當時表示「台灣現在沒有廢死,這個議題不僅僅是台灣,在國際上也談了很久,在任何地方廢死都需要高度社會共識」,並強調「台灣現行在死刑執行上有非常縝密的程序,很多人不希望廢除死刑,我理解大家的不安,我們仍應回到源頭改善,最好的政策是社會政策。」賴清德上任後,對於憲法法庭針對死刑相關規定之合憲性判決,他也再度重申,尊重憲法法庭對死刑制度合憲性的判決結果,期待相關部門依判決意旨修正配套法規,符合程序正義、人權價值,讓法制度更加完善。
黨政人士表示,賴清德對於死刑態度,一直是以尊重憲法判決為基礎,並要求在符合憲法最嚴密正當法律程序下執行,以符合程序正義、人權價值,此次法務部執行死囚槍決亦是基於符合法律規定及執行要件,依法行政、依法執行。賴清德此次重申司法院憲法法庭對死刑合憲判決,同時也是面向在野黨長期操作死刑存廢議題作出回應,認為每一個死刑背後都是悲劇的疊加,死刑制度不應當成為任何政黨政治攻防、操作的工具。
第二,總統回應,希望社會大眾支持法務部依法行政。該人士指出,法務部已明確說明,執行死囚槍決係最高檢察署先依執行死刑規則、審核死刑案件執行實施要點,並審酌憲法法庭日前宣告死刑合憲判決等多方嚴謹審視,「認無不得執行事由」;隨後再由法務部詳實覆核,再次審認並無法定不得執行死刑原因,依法由法務部長鄭銘謙簽准執行。
在確定執行死囚槍決前,法務部經過最為嚴密、嚴謹、繁複正當法律程序,確認已無司法救濟程序進行中、赦免法、刑事訴訟法第465條之事由,窮盡一切救濟手段後依法執行。賴清德今公開回應,係向面對社會龐大輿論壓力、公民團體質疑聲浪,經嚴謹程序後依法執行的法務部,表達尊重。
第三,總統向所有受害者家屬致意,該人士認為,賴清德是以國家元首的身份,公開向社會上所有受害者家屬,一來表達慰問,理解長期在暗無天日、漫長等待中,受盡煎熬的受害者家屬,盼司法判決能夠符合期待、還給公道,執政團隊同理受害者家屬們的心情;同時也理解台灣社會仍然存在多元聲音,賴清德盼全體國人能以理解、包容、尊重的態度,持續對話溝通,「這麼多年大家辛苦了」。
黨政人士認為,三大意義之外,賴總統談話其實也彰顯其一貫原則,無論司法制度、國會立法程序乃至於個人貪污舞弊行為等,賴清德立場從一而終,強調不問何人、不問何事,尊重司法制度,依法行政、依法執行。黨政人士也指出,此次法務部執行槍決,係符合憲法最嚴密正當法律程序等前提下依法執行,特定人士卻持續操作死刑議題輿論,並稱執政團隊是為「救民調」,事實上,每一個死刑執行背後都是疊加的悲劇故事,特定人士操作悲劇,分化並製造社會對立的行為無益台灣社會溝通對話。
另有關外界疑問執行槍決時機點,一名法界人士分析,主要係法務部於執行槍決前,需要經過相當繁複的合憲程序,檢視案件中所有要件與程序,認為落在這個時間點是剛好,並非刻意挑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