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短暫雨

臺北市 15-17 ℃

墾丁建陸蟹廊道仍投人力護蟹 墾管處坦言「仍未完全」

生態廊道耗資六千餘萬興建,希望保護陸蟹免於路殺。(記者蔡宗憲攝)

生態廊道耗資六千餘萬興建,希望保護陸蟹免於路殺。(記者蔡宗憲攝)

2024/09/25 10:19

〔記者蔡宗憲/屏東報導〕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簡稱墾管處)近年與公路局投入不少護蟹資源,其中國內首見的「陸蟹廊道」,更期盼保護陸蟹免於「路殺」,但有不少居民質疑為何投入大量志工及封路,墾管處則坦言,成效尚未完全將熱點區陸蟹引導由廊道降海。

「難道光照、捕捉不是干擾嗎?」不少恆春鵝鑾及墾丁里民指出,過去多年陸蟹面對路殺壓力,需要志工護蟹可以理解,但政府花了六千萬興建生態廊道後,還是進行一樣的志工護蟹「干擾」,令人質疑成效也不懂為何還要影響道路通行。

日前因為質疑封路及志工干擾陸蟹惹議的恆春鎮代會主席趙記明也提到,當天就是認為保育不應干擾野生動物,見墾管處帶領國小學童在香蕉灣旁水溝捕捉陸蟹,認為以網子捕撈會讓陸蟹受驚嚇,實不明白這樣的保育操作。

墾管處則坦言,廊道完成後,公路單位有委請學者調查引導方式,目前成效確實尚未完全將熱點區陸蟹引導由廊道降海,但山側邊的陸蟹最終皆要過馬路,就有路殺,依學者調查,很多蟹下到溝後無法上來,會一直在溝中左右走來走去無法降海。

墾管處也強調,護蟹依學者監測捕撈方式執行,並不會造成母蟹太大的損傷。也皆由訓練有素的志工進行。學童的工作,以交通管制宣導為主。並於休息時間進行陸蟹生態及護蟹監測基本量測學習,以一晚6時段各10分鐘的禁行管制,則每分鐘約救起約8萬隻種源幼蟹。。

目前墾丁護蟹措施,「護蟹廊道」為台二十六線39K及51K兩處熱點,整體路面加高約80至100公分,共計規劃184處陸蟹箱涵及涵管;「停十走十」作法則是熱區2公里,原四線道縮減為二線道,採雙向各縮減外側車道,管制中封路10分鐘後開放內線道通行10分鐘,並設有前導車引導車流減速。

墾管處強調目前護蟹封路仍有必要。(墾管處提供)

墾管處強調目前護蟹封路仍有必要。(墾管處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impressionimpression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