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尖山發電廠長歐致誠復育澎湖荸薺 種苗種子贈湖西鄉公所

台電尖山電廠長歐致誠(左)與湖西鄉長陳振中(右),共同種下荸薺苗。(記者劉禹慶攝)

台電尖山電廠長歐致誠(左)與湖西鄉長陳振中(右),共同種下荸薺苗。(記者劉禹慶攝)

2023/06/12 10:21

〔記者劉禹慶/澎湖報導〕台灣引進福壽螺的錯誤農業政策,加上澎湖地下水日益鹽化問題,澎湖特有種荸薺消失近30年,後在尖山發電廠長歐致誠努力復育下,在廠區開闢荸薺復育田,保存野生種荸薺一線生機,今年更捐贈荸薺苗及種子給湖西鄉公所、南寮社區發展協會,全面復育荸薺。

荸薺是澎湖人50、60年代共同的記憶,童年成長時,常見到腳踏車小販售賣「荸薺」,近年來因地下井水鹽化,加上引進福壽螺錯誤政策,荸薺產地迅速消失,現僅存少數民戶自行培育,最大的野生棲地在湖西尖山發電廠內。

澎湖縣湖西鄉特有的野生種荸薺,曾因福壽螺等外來危害而消失30年,2015年,尖山發電廠由廠長歐致誠向長期復育的郭春風引進澎湖在地種,在電廠內溼地展開澎湖野生荸薺復育工作,並把希望種子回饋給湖西鄉公所、南寮社區發展協會,讓湖西鄉以往處處可見的荸薺田榮景,能再度重現。

今日湖西鄉長陳振中、尖山發電廠長歐致誠等人,共同前往「荸薺窟」(現湖西鄉生態園區)種植希望種子,不僅移植種苗,並撒下尖山發電廠自行培育的種子,希望來年能順利成長,重現昔日荸薺窟的美景,更重要的是保存澎湖特有種荸薺的生機,不要在歷史舞台消失,讓澎湖世世代代子民,都能品嚐荸薺特殊口感及風味。

湖西特有的荸薺,口感風味特殊。(記者劉禹慶攝)

湖西特有的荸薺,口感風味特殊。(記者劉禹慶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澎湖縣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