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中國轉移國內注意力侵台? 美學者不認同

2025/02/04 05:30

美國學者指出,不認同中國可能在面臨國內重大問題時對台發動侵略,以轉移國內注意力的論點。圖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2023年4月在台灣周邊舉行演習,一架殲-15戰機準備從山東號航空母艦起飛。(美聯社檔案照)

〔編譯林家宇/綜合報導〕美國和中國的競爭日益加劇,加上美國總統川普捉摸不定的執政風格,都為未來四年的美中關係和台海情勢增添不確定性。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高等國際研究學院中國研究教授白潔曦(Jessica Chen Weiss)指出,她不認同中國可能在面臨國內重大問題時對台發動侵略,以轉移國內注意力的論點,因為無論是觀察中國外交政策,或是國際上面對國內經濟挑戰的領袖,鮮少證據顯示會試圖發動轉移注意力的戰爭。

曾任拜登政府顧問的白潔曦向香港「南華早報」表示,儘管中國可能會擺出強勢姿態,或是以其他形式轉移公眾焦點,但這與發動極有可能反噬自身的高風險戰爭,無法相提並論。然而,若川普明確示意任何情況都不會協防台灣,或許會誘使中共內部某些激進人士躍躍欲試。鑑於川普任命的國安職務要員對台承諾堅定,發生前述情況的機率極低。因此,美國的嚇阻戰略需涵蓋「保證」和「威脅」兩項要素。

白潔曦論及美國在應對中國議題上「成功」的定義,她認為,許多共和黨人將成功定義為「勝過」中國;相對於此,拜登政府所認定的成功,在於控管雙方的高度競爭關係,避免爆發衝突,並在允許範圍內攜手合作。

她指出,無論對華府還是北京而言,重點在於不將成功與否的定義與對手掛勾,而是以國家社會內部的安全和繁榮為依據,如此一來就不必非得有一方失敗不可,「成功未必是零和」。

葛來儀︰美需強化嚇阻中國犯台能力

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印太計畫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上月接受南早訪問時也表示,川普可能從第一個總統任期汲取教訓,重返白宮後不太可能主動利用台灣做為與中國談判的籌碼。不過,中國武力犯台的可能性無法排除,因此美國需要增強能力,以便在台灣遭受攻擊時,威脅採取有效的軍事回應。

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中國研究所長曾銳生(Steve Tsang)上月也指出,他認為習近平不會僅僅因為川普掌權,就在未來四年入侵台灣,因為美國國會壓倒性力挺台灣,若中國在此前提下發動入侵,還希望川普不會介入,將失之草率,尤其是人民解放軍顯然也還沒做好攻台準備。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