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鋁」見不鮮 車廠淪中國強迫勞動共犯

2024/02/02 05:30

國際人權組織「人權觀察」1日發布的報告指出,特斯拉、通用、福斯和豐田等國際汽車大廠,並未採取行動,降低其中國供應鏈涉及新疆維吾爾族強迫勞動產品的風險。(美聯社檔案照)

〔編譯張沛元/綜合報導〕非政府組織「人權觀察」(HRW)發布報告指出,由於中國政府威脅報復,包括通用、特斯拉、比亞迪、豐田與福斯等大型汽車製造商,未能竭力降低鋁供應鏈涉及維吾爾族強迫勞動的風險,新疆強迫勞動所生產的鋁恐遍布全球汽車生產領域。

總部設在美國紐約的「人權觀察」一月卅日發布九十九頁的《怠於注意:汽車企業淪為中國強迫勞動共犯》調查報告,指稱儘管大多數汽車大廠都有嚴格的人權標準,審核其全球供應鏈,部分大型汽車製造商卻屈服於北京當局的壓力,在其位於中國的合資企業採用低於全球的人權與負責任採購標準,導致涉及新疆強迫勞動的風險增高。

報告說,大多數車廠在規劃其鋁供應鏈與辨識強迫勞動的關聯上做得不夠多,並點名日本豐田、德國福斯、美國通用汽車、美國特斯拉與中國比亞迪特別令人憂心。

根據聯合國指導原則,汽車業有責任確認、避免與舒緩其供應鏈中的強迫勞動,與其他人權侵害情事,但前述五大車廠不是未回覆,就是打官腔或撇清。例如,福斯告訴「人權觀察」,根據德國法律,該公司無須為僅有五成股份的在中合資企業的人權問題承擔法律責任。

供應鏈排除強迫勞動 做的不夠

報告指出,新疆產鋁業與強迫勞動的關聯性,在於中國政府推動的勞動力轉移計畫,將維吾爾人及其他突厥裔穆斯林送到新疆與其他地區從事強迫勞動。有「可靠證據」顯示,新疆製鋁業參與上述勞動力轉移計畫,連提供新疆製鋁業煤炭的化石燃料公司,也接收來自勞動力轉移計畫的勞工。中國生產的鋁有超過十五%,或全球供應量的九%,來自新疆。

「人權觀察」表示,汽車業根本不知鋁供應鏈與新疆強迫勞動關聯程度,呼籲各國政府應立法禁止輸入涉及強迫勞動產品,並要求企業揭露其供應鏈,查明與人權迫害的潛在關聯。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