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前荷蘭外交官:台灣「海洋國家」本不同於中國

2017/07/10 11:02

高山上的原住民與居於平地的平埔族,其實早在西元前3000年就遠征海外。(圖片來源:Vicent Ting from Flickr)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前荷蘭外交官韋傑理(Gerrit van der Wees)博士以「海洋國家台灣」為題,在台北時報發表了專文。

文中指出,若以全球貿易的角度重新解讀台灣史,能輕易發現台灣是個海洋國家。過去台灣史以中國為核心環節的看法,是在1949年國民黨來台後才進一步強化,而李登輝、陳水扁主政時期以教改強化本土教育,之後馬英九雖然欲轉向「中國中心化」的課綱思維,卻受到學生上街反彈阻止。

台南大員港曾為國際港口 貿易遠至伊朗

文中指出,台灣人可從3個層面重新看待歷史。第一是台灣原住民(包括平埔人在內)與太平洋的原住民族起源有親密關聯,如紐西蘭、夏威夷等地原住民與台灣南島語族的關係可遠溯到3千多年前。而在荷治時期,台南安平的大員港是全球繁盛一時的貿易港,自此台灣貿易遠征日本、東南亞、印度,甚至遠至波斯(現今伊朗),這是台灣近代史中國際化的開始。

原住民跨洋遠征 西元前3千多年就開始

而若從語言學與DNA研究來看,台灣原住民從西元前3千年開始向外「大遷徙」,足跡遍布太平洋群島的密克羅尼西亞、美拉尼西亞,以及玻里尼西亞。而台灣與其他東南亞國家的貿易自西元前2800年到2200年之間就開始了,所有證據指出,台灣是個不折不扣的「海洋國家。」

清朝限縮貿易範圍 日治近代化帶來轉機

而自鄭成功來台之後,雖治台期間只有短暫的22年,明鄭時期的中國沿海移民,因飢寒受迫加上飽受戰爭蹂躪,才轉往台灣尋求生路,鄭氏治台末期已約有10萬名福建移民來台。而到了清領時期,施琅為了台南地區的肥美土地,說服了康熙皇帝攻打台灣,至此台灣的國際貿易範圍限縮,主要只跟中國沿海交易。這樣限縮直到日治時期才出現變化,台灣領先一步的現代化結束了國際孤兒的局面。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