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山基地抗炸 「第一擊」避風港
2020/07/14 05:30

幻象戰機廿年來首度在漢光演習時未降落佳山跑道,改降花蓮基地,並經由兩基地間的連絡道滑向佳山洞庫內。(記者游太郎攝)
洞窟型空軍基地 東南亞最大
〔記者涂鉅旻/台北報導〕國防部「漢光卅六號」演習昨正式登場,依照慣例,演習首日進行三軍「戰力保存」,駐紮於台灣西部的戰機飛向花蓮佳山基地集結。一九八○年代建造的佳山基地,倚靠中央山脈作為屏障,不僅為東南亞最大的洞窟型空軍基地,也是空軍戰機面對共軍飛彈「第一擊」時的避風港。
國防部在一九八○年代考量中共飛彈威脅日趨嚴峻,為保全空中戰力,因此提出「建安三號計畫」,在花蓮基地、台東志航基地周遭山區挖掘洞窟,作為空軍戰機戰力保存要地,海拔達三千公尺的中央山脈,成為最佳天然屏障,一九九○年代中期完工。
可存放上百架戰機
據了解,佳山基地具有抗炸、抗強震能力,可存放上百架戰機,內部亦設有指管、醫療、儲油設施與彈藥庫等,儼然是座機能完善的「地下機場」,且佳山基地和花蓮基地相通,駐紮在內的空軍戰機能迅速進入跑道起飛迎敵,但佳山基地內部結構、部署皆為機密,外界難以窺知其面貌。
共軍近年持續強化海、空、火箭軍戰力,亦多次繞至東台灣外圍海空域實施操演,我國地理優勢逐漸喪失。國軍高層曾透露,未來有意強化佳山基地的反飛彈設施。
-
川普親俄台灣人憂「賣台」 周軒:最會賣台的在內部
-
藍批文總執委是綠營酬庸 石明謹傻眼:無給職還要幫募款
-
大罷免燒到台南 王定宇提告質疑「死亡連署」
-
傅崐萁認了去香港「為台灣拚觀光」 綠委:為何偷偷摸摸?
-
中國海警農曆年後3闖金門海域 海巡併航監控、廣播驅離
-
聯繫日本外務大臣挺台 卓揆感謝衛藤征士郎
-
朱立倫:罷免桃園6席藍委是民主危機
-
批藍營操作罷免領銜人個人行為 林亮君:台灣公民有權關心政治
政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