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高士石板屋舊社遺址 盼列文資
2016/03/24 08:00
縣府邀學者會勘高士石板屋舊社遺址。(記者蔡宗憲翻攝)
擬串連其他部落 打造文化廊道
〔記者蔡宗憲/恆春報導〕屏縣府文化處日前邀集文化資產學者專家、牡丹鄉公所、林務局與部落族人,現勘據傳有五百年歷史的牡丹鄉排灣族高士石板屋Saqacengalj舊社遺址,文化處長吳錦發認為,如串連屏東其他部落的石板屋,「石板屋文化廊道」具有成為世界級文化資產的潛力。
有罕見人形石、磨刀處、洗水石
依據臺大團隊十年來的研究,高士Saqacengalj舊社遺址是高士部落進入恆春半島建居的第一個聚落,三百年前已經遷村,但留下的石板屋遺址規模令人震撼,包括罕見的人形石、磨刀處、洗水石,以及疑似聚會所的大型石板屋,學者專家認為高士耆老口傳此地超過五百年歷史有一定的可信度,縣府二十一日特別邀集專家現勘。
縣府文化處表示,現勘學者專家認為高士石板屋舊社遺址在石板材質、房舍結構、平臺結構與地板高差等,都與北排灣石板屋聚落有異,目前南排灣石板屋文化研究較少,高士石板屋舊社是重要的研究與比較依據,依據目前文化資產保存法列冊,屏東石板屋登錄包括好茶舊社、老七佳聚落、來義鄉的古樓舊社、望嘉舊社與來義舊社等。
「屏北到屏南多樣性的『石板屋文化廊道』具有成為世界級文化資產的潛力,是屏東的瑰寶。」文化處長吳錦發認為,以分布位置而言,屏東尚缺屏南的石板屋舊社登錄,高士Saqacengalj舊社如能審定為重要文化資產,對於「屏東石板屋文化廊道」的完整性將有重大的意義。
縣府邀學者會勘高士石板屋舊社遺址。(記者蔡宗憲翻攝)
人形石和水洗石。(記者蔡宗憲翻攝)
-
男童遠足撿到寶 專家證實3400年前古物
-
竹市寡婦樓遭剷平 文團籲暫緩文資審議
-
宜誠天玓 中路特區稀有新成屋 近享雙園生活
-
用八仙洞遺址 法院判廟方敗訴
-
巨型「史努比鞦韆」氣偶全台首度亮相 Global Mall購物節萌力發威
-
拓展蜜棗外銷 高樹冷鏈場啟用
-
東屏未見曙光 民眾仍開心迎新年
-
落山風藝術季 帶觀眾穿梭作品間
-
屏市玉皇宮遶境 獸神踩街吸睛
-
史前館法式餐廳開幕 結合在地食材
-
瓦斯車撞電桿摔落邊坡 鋼瓶散落
-
每坪58萬》斗六大同路愛國街口 蟬聯雲林地王
-
冬雨攪局 阿里山音樂會看不到日出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