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檔案》拆除重現北門 工法維護交安
2016/02/07 08:00
忠孝橋引橋原名「忠孝西路高架橋」,一九七六年興建、一九八二年五月一日正式通車,全長七百五十公尺、寬十五公尺,雙向各四線車道;因其銜接「忠孝橋」且與新北市三重連通,又稱「忠孝橋引橋」。
當初興建目的是為解決鐵路地下化前、路口平交道造成交通停滯瓶頸;但鐵路地下化後,引橋功能式微,反而影響市容,因此台北市政府決定拆除,並藉此重現古蹟北門。
為避免拆橋的打鑿,導致混凝土墜落地面產生震動,進而影響鐵路及捷運系統的安全;北市新建工程處事先調派三百四十一組「支堡」支撐橋面,再採「單元分割吊移」的拆除工法。
(資料來源:北市府新工處,記者何世昌整理)
-
忠孝橋引橋拆完 下一步拆北車廣告招牌
-
護甲卸除 古蹟北門重現歷史光芒
-
萬象更「星」!星宇航空春季菜單上線
-
學者正名 是北門高架橋 非忠孝橋引橋
-
忠孝橋引橋拆除進度超前 預計11日拆完
-
雙北百萬房價效應 脫北族偏愛這區
-
忠孝橋引橋拆除工程完成 北門金鐘罩功成身退
-
拓展蜜棗外銷 高樹冷鏈場啟用
-
東屏未見曙光 民眾仍開心迎新年
-
落山風藝術季 帶觀眾穿梭作品間
-
屏市玉皇宮遶境 獸神踩街吸睛
-
史前館法式餐廳開幕 結合在地食材
-
瓦斯車撞電桿摔落邊坡 鋼瓶散落
-
每坪58萬》斗六大同路愛國街口 蟬聯雲林地王
-
冬雨攪局 阿里山音樂會看不到日出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