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水期水路斷 大埔村盼曾文水庫造橋
2015/03/29 08:00
曾文水庫每到枯水期,連結永樂村、大埔村的水路就中斷,影響當地學子通勤。(記者余雪蘭攝)
〔記者余雪蘭/大埔報導〕曾文水庫每年二月至雨季來臨前的枯水期,因水位下降,無法行船,導致嘉義縣大埔鄉永樂村埔頂與鳥埔的學子、居民,原本出入搭船只要五分鐘,繞行山路卻得花四十分鐘,大埔村長洪平玉發起連署,盼在水庫上建橋,改善聯外交通窘況。
學生改走山路 時間多8倍
大埔國中校長洪文祥說,有些學生住在永樂村,上下學須搭交通船,枯水期時無船可搭,家長要自行接送,但有時農忙或其他因素無法接送,得請親友幫忙,甚至有學生乾脆自己騎機車上下學,校方為解決學生通勤的不便,這學期請求有交通車的大埔國小協助接送,若能夠建造橋樑,就可解決這個問題。
曾任鄉代的洪平玉表示,曾文水庫造橋是鄉親夢想已久的願望,尤其村落年輕人到外地打拚,留在家裡的不是老的,就是小的,枯水期水路中斷極為不便,因此他發起連署。
大浦鄉長:不符經濟效益
鄉長黃國明說,公所曾請專家評估在水庫造橋,連接永樂村與大埔村,估計所需經費高達六億元,目前實際住在埔頂、鳥埔聚落的村民僅約百人,枯水期水路中斷的時間最多三個月,造橋並不符經濟效益,且有環評問題,困難度高,但若能造橋,將爭取兼具觀光的景觀橋。
前鄉長陳金永說,曾於水庫枯水期時在露出的沙地上鋪水泥捷徑,後來被淤沙掩埋,民國九十三年時任總統陳水扁視察大埔時,他陳情在水庫建造一座景觀吊橋連接永樂村與大埔村,兼具交通與發展觀光,但一直沒下文;也曾洽請嘉邑行善團協建吊橋,卻因設計問題而不了了之;還曾建議南區水資源局興建攔砂壩,除可減少水庫淤積,只要壩頂寬三公尺,便可做為通路,但未獲採納。
-
北市抗旱有計畫 柯P:我有跟「教練」請教過
-
柳營德元埤水位降 供灌正常
-
〈空調早販〉聲寶AI體感模式 溫濕精準掌控
-
引翡翠水救石門 要等板新二期完工
-
自由開講》什麼是「海綿城市」?
-
期交所大專模擬交易競賽 3/31~5/5受理報名
-
拓展蜜棗外銷 高樹冷鏈場啟用
-
東屏未見曙光 民眾仍開心迎新年
-
落山風藝術季 帶觀眾穿梭作品間
-
屏市玉皇宮遶境 獸神踩街吸睛
-
史前館法式餐廳開幕 結合在地食材
-
瓦斯車撞電桿摔落邊坡 鋼瓶散落
-
每坪58萬》斗六大同路愛國街口 蟬聯雲林地王
-
冬雨攪局 阿里山音樂會看不到日出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