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務局官僚心態 威脅環境生態
2015/01/03 08:00
記者周敏鴻/特稿
林務局憂心被指圖利,寧可讓漂流木廢雜材堆在海邊防風林任其腐爛,結果卻是破壞環境;沒有積極將漂流木廢雜材變成有機燃料、刨碎成園藝肥料等再生利用方法,凸顯出公務員「少做少錯」的官僚心態。
民國一○一年,石門水庫打撈的漂流木僅七千五百立方公尺,有價漂流木經林務局拍賣後,把一半所得給了負責清運的北區水資源局,金額為四百六十萬元,如此可推知當時拍賣總金額為九百二十萬元;但回顧九十三年艾利風災,漂流木高達七萬立方公尺,林務局拍賣其中二百多支有價漂流木,據了解只賣了八十四萬元,與一○一年的拍賣結果不成比例,被外界質疑黑幕重重。
相對於林務局對有價漂流木的草率處理,卻憂心廢雜材的開放認領引來圖利指控,令人不解。直到一○三年才首度開放民眾免費撿拾,剩下的,就當成垃圾般地堆放在草漯防風林。雖然林務局曾嘗試將廢雜材燒成木炭、刨碎成肥料,卻僅試辦了一個月就告放棄,也遭抨擊敷衍。
前北區水資源局副局長簡昭群說,民間企業將廢雜材刨碎賣出,一立方公尺可賣六百元,還是有利潤。但林務局處理一立方公尺廢材的成本得要一千元,顯然是方法或設備不對,若找對方法妥善處理廢雜材,既能挹注公庫,也能解決堆置廢雜材造成環境污染的窘境。
退一萬步而言,就當公務員的生意腦筋比不上生意人,林務局大可將這些廢雜材送給想要的人,即使被燒了當燃料用,也好過放任廢雜材腐爛、威脅海岸生態而引來罵名。
-
2萬噸漂流木棄置 環團批政府帶頭亂
-
共同護山林 林管處與山友結盟
-
挖土移植櫻花林 地方憂心水保
-
龍崗步道野溪整治 民憂害死火金姑
-
林務局:廢材分解 助土壤改良
-
拓展蜜棗外銷 高樹冷鏈場啟用
-
東屏未見曙光 民眾仍開心迎新年
-
落山風藝術季 帶觀眾穿梭作品間
-
屏市玉皇宮遶境 獸神踩街吸睛
-
史前館法式餐廳開幕 結合在地食材
-
瓦斯車撞電桿摔落邊坡 鋼瓶散落
-
每坪58萬》斗六大同路愛國街口 蟬聯雲林地王
-
冬雨攪局 阿里山音樂會看不到日出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