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社運中見樹見林 讓經驗推動前行

2014/12/23 06:00

台大創傷醫學部主治醫師許立民即將接任台北市社會局長,他認為社會運動的歷練,讓他更能看見制度、結構上帶給人的壓迫。(記者簡榮豐攝)

學生時期就關注核廢料、反美濃水庫等議題的許立民,當醫生後仍持續投入台南永揚掩埋場環評爭議、反美牛、苗栗苑裡反瘋車等環保運動,獨立記者朱淑娟稱他「始終站在弱勢的一邊」,談起這些抗爭經驗滋長的養分,許立民認為自己更能看見制度、結構上帶給人的壓迫,指出社會問題的產生,肇因並非個人。

社會運動的歷練,讓許立民練就見樹又見林的能力,抗爭過程讓他察覺到「不是因為人讓自己變成弱勢,是社會因素讓人變成弱勢」,所以他不贊同補助式的政策,主張應從制度上做長遠的解決,他質疑每個月發兩千五百元的生育補助,「這樣真的有用嗎?」該考量的是如何讓養育嬰幼兒的制度更完善,讓資源相對薄弱的年輕父母擁有豐厚社福資源做後盾,才能真正提高生育率。

而選戰期間,許立民擔任柯文哲「公民咖啡館」的統籌,協助公民團體與柯文哲辦公室建立溝通管道,導入參與式民主理念,許立民說,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是公民團體對議題的熱烈討論,提出許多令人驚豔的問題與方案,因此計畫把公民咖啡館的概念繼續在市府延伸,「這也是未來施政的動力,辦了你就要去做,正向循環」。

雖投身環保運動多年,許立民一開始對斷層、地下水等環保相關知識卻一竅不通,但「為了要處理這些事情,只好逼自己懂」,他利用下班時間閱讀資料,從一本本的環評報告書咬牙讀起,慢慢從行動與論述中累積環保專業,現在許立民又將轉戰另一個「非本行」領域,相信過往累積的行動力與社會關懷,將推動他前行。(記者葉冠妤)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