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黑熊野放 首例一九九一年
2019/05/01 06:00

一九九二年出版的「大自然雜誌」中,由太魯閣國家公園保育課黃清波先生所撰述的「黑熊野放」一文,詳細記述當年野放之細節。 (記者花孟璟翻攝)
〔記者花孟璟/花蓮報導〕南安小黑熊野放在花蓮卓溪鄉深山,不少媒體誤傳為「台灣首例」,實際上,台灣首例黑熊野放是在一九九一年由太魯閣國家公園、國立師範大學團隊合作成立野放小組,十月將一頭二歲大雌性亞成熊野放於花蓮秀林鄉和平林道,由於數月後無線電追蹤發報器脫落,野放案也告一段落。
獵人捕獲 餵吃雞腿飯
當時被野放的台灣黑熊也是母熊,牠於一九八九年十月被秀林鄉銅門村的獵人設陷阱捕獲時,年約四個月大、體重僅十公斤。當年野保法剛實施,小熊被「合法登記」養在民宅一年多,體重還胖到六十六公斤、身長一五六公分。依據參與野放的太管處保育課黃清波先生在大自然雜誌撰文所述,飼主曾讓黑熊吃了半年多的雞腿飯、排骨便當,飼養期間曾逃出鐵籠、在竹林頂端做窩,好不容易才被捉回籠中。
4個月大母熊養民宅
「臺灣國家公園史」也記載這起台灣首宗的台灣黑熊野放計畫。一九九○年夏,飼主考量安全及經費問題,決定交給太魯閣國家公園評估野放,由太管處、師大生物研究所共同執行野放計畫,這頭亞成熊一九九一年六月廿九日先被送到銅門山區,於佈置的鐵籠中適應野外食物及生活,逐漸減少對人的依賴。
交由太管處等執行野放
團隊原屬意在銅門山區野放,但因台電在銅門山區有水力電廠、舊東西線的保線路,出入人員眾多,因而轉到秀林鄉和平林道,於一九九一年十月十日野放。黃清波先生寫到:「這一回,牠是真正步上自由旅途了,我們看著牠爬枯木、啃樹皮,蹣跚的腳步,遲疑中有些許興奮,相信大自然能給予牠的,一定比我們所能提供的多」。
-
拓展蜜棗外銷 高樹冷鏈場啟用
-
東屏未見曙光 民眾仍開心迎新年
-
落山風藝術季 帶觀眾穿梭作品間
-
屏市玉皇宮遶境 獸神踩街吸睛
-
史前館法式餐廳開幕 結合在地食材
-
瓦斯車撞電桿摔落邊坡 鋼瓶散落
-
每坪58萬》斗六大同路愛國街口 蟬聯雲林地王
-
冬雨攪局 阿里山音樂會看不到日出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