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雲林今起破袋稽查 垃圾未分類拒運

2019/05/01 06:00

雲林縣今天起執行垃圾破袋稽查,未落實分類即拒運,但仍有不少民眾對廚餘及回收物的認定有質疑。(記者詹士弘攝)

〔記者詹士弘/雲林報導〕雲林縣為落實資源垃圾回收及垃圾減量政策,即日起執行垃圾破袋稽查,民眾若未落實分類將拒運;不過有民眾發現,環保局官網資訊與縣長臉書的廚餘定義不同調,環保局表示,會將回收物及廚餘版本統一。

7月起開罰 最高罰6千元

環保局說,縣內積存未處理垃圾逾四萬公噸,每天新增垃圾量由去年每天兩百八十噸增至三百噸,為減輕垃圾危機壓力,即日起實施垃圾破袋稽查,民眾若未落實分類將拒運,七月起違規者將依廢棄物清理法開罰一千兩百元至六千元,希望在年底前能將每日垃圾量減至兩百五十噸。

縣議員王又民表示,縣長張麗善臉書與環保局網站貼出的廚餘文宣不同調,有的說廚餘不含骨頭、魚刺,有的說硬殼骨頭就是廚餘,包括貝殼、牡蠣殼,造成混亂。

環球科大環境資源管理系副教授陳泰安則說,依規定塑膠材料一定要回收,但有些清潔隊不收保麗龍,願意回收大紙箱,有些紙類就不收。

陳泰安幫環保人員緩頰表示,回收應從「源頭管制」,有很多的產品以複合材料製造,看似可以回收,事實上並非回收品,環保署應從產品生產源頭管制,要求以環保材質製造,才能降低回收成本,提高回收率。

環保局說,基本上骨頭、魚刺屬於廚餘,但雲林廚餘都送二崙清潔隊瀝乾,因缺乏粉碎設備,如果廚餘中含太大的骨頭,設備易故障,基於現實處理能力考量,暫時將骨頭排除在廚餘外,未來有預算添購粉碎設備後,骨頭就可納入處理。

廚餘、回收物 環局定標準

環保局強調,目前有爭議的廚餘,如動物屍體、茶包及中藥包外包裝、大骨、魚刺等不回收;免洗筷、吸管、紙尿布、衛生紙(棉)、電子發票、砂紙、塑膠光面廢紙、各類球類、複合性材質玩具、餅干零食等複合材質塑膠、布偶、其他布類物品、魚缸、鏡子、強化玻璃、白板、電話卡、各種筆類、橡皮擦、陶瓷磚瓦,都屬無法再利用的垃圾。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