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老師爸爸用閩南語 介紹養殖石斑

2023/06/28 05:30

大潭國小的自然教育課程融入閩南語,圖為認識在地石斑養殖業。(記者陳彥廷攝)

〔記者陳彥廷/屏東報導〕屏東縣東港鎮大潭國小發揮地利優勢,以閩南語結合自然課程,讓食魚教育直接到魚池旁邊由老師的爸爸親自用閩南語教課,還透過向學童徵文集結成可以念成閩南語的書冊,成果獲得教育部青睞,成為全台唯四所小學之一,校方昨天到教育部進行成果發表,校長趙錫清說,學童的家庭環境大多都還是以閩南語溝通,再配合老師的沉浸式教學,可說是相得益彰,未來將持續推動閩南語教學,加深學生對本土的認同與情感。

沉浸式教學 東港大潭國小展成果

大潭國小位於大鵬灣旁,校方有感要增加學生鄉土語言及學習的刺激,爭取加入教育部「閩南語沉浸式教學計畫」,經過競爭雀屏中選後,先由教學組長陳盈朱和導師莊琬琪聯手將閩南語帶入日常教學與討論,陳盈朱將閩南語全程融入自然領域課程,莊琬琪則是從低年級就以全閩南語與學生對話。

全校一一七人的大潭國小,後方即魚塭,家長也大多以閩南語對話,趙錫清認為是絕佳的推動環境,因此透過多元教學模式如在地的海洋戶外、食魚、食農、鄉土等教育,並透過走讀庄頭及老幼共學等教學方式,讓教室不再侷限於學校,營造更廣更深的語言學習氛圍,像是莊琬琪的父親是當地養殖戶,學童走出教室結合在地文化,莊爸爸全程以閩南語介紹養殖石斑的流程與生物特色,不論人、事、物皆無隔閡,學習更加自然。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