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年歷史 嘉市遊民收容所整修改造
2020/08/30 05:30

「嘉義市遊民(街友)收容所」內有鐵格柵。 (記者林宜樟翻攝)
打造木教育、展演及休憩空間 明年4月完工
〔記者林宜樟/嘉市報導〕有77年歷史的「嘉義市遊民(街友)收容所」,見證嘉義二戰後逃兵、街友收容歷史,和、洋式混合的建物,保有鐵格柵門等拘禁元素,市府以木都再造歷史現場計畫,花費2200多萬元正進行收容所修繕及景觀工程,考量西區少有社區教育設施,將改造為兼具圖書、木教育、展演及休憩功能空間,預定明年4月完工。
曾收容逃兵、街友、傳染病者
收容所於日治時期昭和18年(公元1943年)建置,位置鄰近友忠路與玉山路口,市府曾委託嘉義大學進行調查研究,調查報告指出,此建物曾收容街友、逃兵及傳染病者,至1996年時仍有街友遷入,2003年產權由嘉義縣警察局移交給嘉義市警察局時,已經沒有街友收容。
和洋混合建物 將保留鐵格柵門
收容所主體為木構、磚造建築,有大廳、辦公室及街友起居空間,收容室入口有鐵格柵門,傳達拘禁管理概念,從監禁過渡到輔導,見證街友空間變遷,具社會史、建築史意義。
活化再利用 與嘉市木軸帶串聯
市府文化局藝文推廣科長林依玲說,市府推動重現木都再造歷史現場計畫,保留原有街友收容元素,如鐵格柵門,並重新連結當代及在地生活需求,建物將規劃作為圖書、遊戲、木教育空間,景觀部分有露天劇場、大樹廣場等,提供表演、聚會及野餐功能。
林依玲說,嘉市木軸帶一路從舊嘉義監獄、檜意森活村、嘉義製材所到嘉義文創園區,收容所修繕後可作為嘉市木文化教育中心,將舉辦研習、工作坊,結合社區營造,與木產業工廠技術結盟,活化老建物保有街友收容歷史意涵,重新賦予新生命。

「嘉義市遊民(街友)收容所」正進行修繕及景觀工程,預計明年4月完工。(記者丁偉杰攝)
-
在捷運上喝水竟比「逆向行駛」嚴重?Cheap傻眼曬1圖對比
-
搭機最怕遇到嬰兒哭鬧?他曝家長1舉動:真的好窩心
-
電腦硬碟為何從「C槽」開始 他解釋:與這原因有關
-
科展奪4冠!北興國中生研究台灣扁鍬形蟲、啄木鳥玩具 進軍全國賽
-
到平鎮運動公園當心鳥襲!台灣藍鵲育雛護巢攻擊小朋友
-
基隆山海遊!客家桐花祭暖東苗圃登場 國門廣場青創市集美食趴
-
油桐花大爆發!彰化市福田社區下雪了 桐花步道鋪滿油桐花
-
搶攻毛經濟!廢布改造寵物衣 台中培力逢甲女大生斜槓創業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