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污有改善?! 環團:中南部惡化
2017/12/04 06:00

環保署監測顯示國內空污年平均濃度逐年下降,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理事長葉光芃深不以為然,認為環保署數據恐經過美化稀釋。(記者陳志曲攝)
〔記者楊綿傑/台北報導〕環保署監測顯示國內空污年平均濃度逐年下降,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理事長葉光芃深不以為然,認為環保署數據恐經過美化稀釋。中興大學環工系教授莊秉潔則指近年空污總量確實降了約一成,建議政府依據科學觀測、針對高污染季節更強力落實降污措施。
葉光芃說,環保署針對細懸浮微粒(PM2.5)的監測數據,不管手動還是自動,都會再去乘上係數,均非監測到的原始數字。而且,若加入陽明山等國家公園測站,就很容易拉低平均值,把數據稀釋掉。空氣品質不能以平均來看,應以最差的地方來看。若空品最差的地方都能治理好,那才是真正有成效。
葉光芃說,整體空氣品質或許有所改善,但他可以很確定,中南部的空污是惡化的,但惡化多少?尚須更科學性估算。
學者籲落實空污季減污
莊秉潔則認為,環保署年報數據是正確的,從一九六○年代到二○○四年之間,台灣空氣品質快速惡化一倍之多,但從二○○四年開始到現在,確實有下降十%左右。
莊秉潔解釋,根據他的三種情境模擬圖,台灣PM2.5濃度幾乎都是下降趨勢,整體來看,二○○七年到二○一五年全台PM2.5濃度都在下降,高屏下降最快,雲嘉其次。
若以秋冬空污季較嚴重的十至三月來看,過去五年PM2.5濃度全台絕大部分地區都呈現下降,北彰化、台中海線及北苗栗改善最多;非空污季的四月到九月也是如此,下降最多的是台中海線及草屯,而這些都與政府有要求工廠減污、汽機車減污等相關措施有關係。他呼籲政府及地方縣市更善用科學數據,在高污染季節及地區可加強作好預警及減污,改善效果將事半功倍。
-
恐「下到發霉」! 氣象粉專曝梅雨鋒面影響時間
-
首波梅雨鋒面將來襲 氣象專家:下週3道鋒面恐天天下雨
-
錯錯錯!醫師投書「刺胳針」稱健保將崩 中國附醫認3錯申請撤稿
-
15年用愛灌溉11童 家扶寄養媽媽張麗仙獲選屏東縣模範母親
-
高鐵駕駛4大疏失過站不開門 停勤3個月將懲處
-
支持青年勇敢追夢 屏縣府首推大專社團補助計畫最高2萬元
-
5/4高雄半馬賽事開跑 市區道路將交管
-
成績傲人!台東高中主辦分區科展 9件作品全數獲獎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