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歷史文物應保存 功過交後代
2016/11/21 06:00

牡丹鄉石門社區發展協會昨起兩天在牡丹鄉牡丹社事件紀念公園,舉辦人文藝術市集暨人文故事旅遊活動,希望運用文化扎根與傳承安排青年做部落尋根及人文史田調學習及紀錄,建立屬於石門部落的人文故事、部落地圖、傳統歌謠。(圖文:記者蔡宗憲)
〔記者吳柏軒、黃邦平/台北報導〕屏東石門古戰場公園的「澄清海宇還我河山」紀念石碑被拆,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代所長臧振華表示,歷朝歷代的文物或古蹟,都是歷史過程。不論對當代是正面或負面,若有價值都宜保存,由後代認定歷史功過。
臧振華指出,歐洲國家會將各朝各代雕像儘量保存,就算是暴君雕像,不會刻意符合任何意識情態而移除。文物保存也最好依照環境脈絡,如屏東石門古戰場的碑文立碑位置與整個歷史場景有關聯,應原地保存。
台北市鄉土教育中心主任張欽鵬說,在台灣這類跨越日治、民國時期的史蹟文物多數都被修改過,像台北市老松國小舊碑文裡的「昭和」紀元字樣,後來被塗改或挖掉。但即使改朝換代,這些都是真實的歷史,甚至後來的塗改痕跡或覆蓋新字樣,都是時代演進的見證。
他建議,若確認日治碑文無法復原,可以在旁邊另製一面較小的解說牌,說明這段經過,既保存現況也讓後代知道歷史演變。如果原有的碑文只是被遮蔽還能恢復,可運用現代技術設法回復原貌,甚至讓新、舊碑文並立。
他舉例,像台南二中校門近年新增一面銜牌,刻的卻是日治時期舊名「台灣總督府台南中學校」,新舊校名並列,讓學生更深刻體會過往校史。
-
千年《十誡》石碑拍賣 得標價2708萬
-
屏縣文化處硬拆 石門古戰場有碑無文
-
郵你真好!郵政Visa卡友日享優惠 陪你挑母親節好禮
-
「發現·故事臺北」特展 傳遞台北老記憶
-
專家現勘 震南案未損史前遺址
-
北關古砲、忠魂碑 地方盼列文物
-
日本立山黑部雪牆見「大罷免」塗鴉挨轟 網友打臉揭真相
-
高雄鳳梨產季到 神農市集邀網紅以大樹鳳梨入菜教民眾製作創意料理
-
台南鳳梨好筍季創意吃法最吸睛 黃偉哲力推:買鳳梨、拜關公
-
想離婚卻不捨婆家人 他直言:真當親人會鼓勵離婚
-
台灣虎航首次高雄徵選客艙組員 近千帥哥美女搶30個空姐空少名額
-
台東富岡漁港淨灘淨海 清出158公斤垃圾
-
樹倒比種的還多?北市推5年計畫巡迴修剪全市樹木
-
為屏東3D旅遊嘉年華暖身 10超輕航機高樹直航恆春機場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