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縣文化處硬拆 石門古戰場有碑無文
「澄清海宇還我河山」紀念石碑(記者蔡宗憲攝)
牡丹社事件遺跡 沒被知會 原民怨「不受尊重」
〔記者蔡宗憲/屏東報導〕牡丹鄉管理的石門古戰場公園山坡上「澄清海宇還我河山」紀念石碑,這兩天石柱上的碑文竟被屏縣府文化處拆除,變成一片空白。民眾譏諷:「是抹滅歷史的轉型正義嗎?」身為牡丹社事件受害者後代的原住民也覺得不受尊重。文化處強調沒有政治因素,只是想了解原來的日治字跡是否存在,拆下的字體仍存放,待研究如何呈現兩段歷史。
拆碑文研究原來字跡 文化處被罵翻
石門古戰場是牡丹社事件遺跡的一部分,在日治時期即以「石門戰蹟」被指定為史蹟。一九三六年(日本昭和十一年),日方在此興建銅製的「西鄉都督遺蹟紀念碑」,以彰顯日軍在牡丹社事件之功績。國民政府來台後,四十年代的屏東首任縣長張山鐘改為「澄清海宇還我河山」大理石材碑文,以符合當時「反攻大陸」精神。屏東縣政府在二○一一年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告為「碑碣」類的歷史建築。
「沒先考據就拆成光禿禿,實在一頭霧水!」高雄遊客阿興搖頭說,趁著天氣微涼到四重溪泡溫泉,順道前往石門古戰場等景點走走,沒想到石碑上字全消失,周邊也沒有任何說明,不知道是歷史景點遭破壞,或是政府維修做一半,非常誇張。
石門古戰場公園近日剛由牡丹鄉公所收回管理,牡丹鄉長陳英銘表示,縣府文化處拆除碑文,但事前完全沒有通知公所,原住民都有「不受尊重」的感覺,甚至以為是鄉公所做的「好事」。他希望縣府未來至少先與地方討論,讓鄉公所先與居民溝通,避免出現有碑無文的尷尬景象。
牡丹鄉耆老阿仁說,根據口耳相傳的歷史,「西鄉都督遺蹟紀念碑」幾個字,在日治結束後就疑遭民眾鑿壞,公部門如果想恢復原有樣貌,也應考證清楚再拆除,留下空白石碑實在不倫不類。
屏縣府文化處指出,縣府一直規劃要恢復「西鄉都督遺蹟紀念碑」原有歷史樣貌,本以為日治時代字樣僅被覆蓋,所以拆下「澄清海宇還我河山」上下兩片碑文,先保存在縣府文資所。沒想到拆下後發現原文已闕如,縣府認為兩個時代碑文都屬歷史軌跡,待年底文資審議委員會討論後,再決定石柱上呈現哪個時代的碑文,另一個碑文也會在一旁展示,並說明這段台灣歷史。
石碑光禿禿,遊客一頭霧水。(記者蔡宗憲攝)
日治時代原貌。(記者蔡宗憲翻攝)
-
學者︰歷史文物應保存 功過交後代
-
千年《十誡》石碑拍賣 得標價2708萬
-
大同3C黃金酬賓月 六重酬賓禮 優惠超給力
-
彰化文資保存困境 官民座談溝通
-
牡丹社事件小檔案
-
攜手善行 照亮未來:2025愛心獎現正接受申請 邀您共同見證愛的力量
-
淡水木下靜涯舊居殘破 修復沒下文
-
太吵太安靜都不行!她怨上班8小時都沒社交受不了 網意見兩極
-
高雄近7000視障者僅130人被服務? 社會局:新領證明者
-
苗栗縣公辦市地重劃 頭份國小旁新增2公園
-
再「酸」都要排隊!「刁民酸菜魚」高雄旗艦店試營運人潮爆棚
-
泡麵沒肉能入境台灣? 防檢署有解:違規最高可罰100萬
-
大甲媽4/11回鑾!花壇鄉彰員路設7管制點 用路人請提早改道
-
紅火蟻入侵宜蘭15年阻擴散 農業部認證全國模範生
-
紅火蟻嗜油 設餌撲殺「原味洋芋片」立功
生活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