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墓仔埔變公園!埔里覆鼎金考古遺址將採公園形式兼具活化與保存

2024/06/16 13:39

南投縣埔里鎮水頭里第1公墓現址,於2021年正式登錄為「覆鼎金考古遺址」。(記者佟振國攝)

〔記者佟振國/南投報導〕墓仔埔要變公園!南投縣埔里鎮水頭里第1公墓原計劃廢止並遷葬後進行活化利用,但地下陸續有史前文物出土,縣府文化局2021年正式公告為「覆鼎金考古遺址」,成為鎮內第3個縣定考古遺址,近期將朝遺址公園規劃利用,以低度開發及相關保護措施不傷及文化層,以及出土文物仿作實品展示解說,兼具遺址保存與土地活化目的。

埔里鎮「覆鼎金考古遺址」前身為上百年歷史的水頭里第1公墓,已公告禁葬多年,公所原計劃改建為親子運動公園,但2018年辦理遷葬作業開挖時有許多珍貴史前文物出土,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停工並進行考古調查,發現繩紋陶文化層,也具有大馬璘文化層,時間距今約2400年到1700年前,以及歷史時期平埔社的文化層,屬於多文化層遺址,以其隆起小丘宛如倒置容器地形而命名「覆鼎金考古遺址」,並於2021年正式登錄為縣定考古遺址,將是繼水蛙窟、大馬璘之後埔里第3個考古遺址。

為能兼具遺址保存與用地活化,縣府文化局規劃遺址公園,日前召開遺址公園地方說明會,遺址範圍約1.8公頃,建議全區覆土至少60公分,提供植栽種植、管線埋設、構造物承重等空間,同時表土層鋪設長纖不織布後覆土,區隔新舊土層,也避免選用垂直根系植栽,植穴四周加裝阻根板,避免根系深入下方擾動文化層。

配合遺址性質,遊具及休憩設施造型加入史前文物等元素,出土文物則以仿作實品展示與解說,讓民眾了解「覆鼎金考古遺址」的文化內涵,有別於大馬璘遺址公園是由廢棄軍事營區活化,覆鼎金則將是鎮內第1座以公墓活化的遺址公園。

占地逾1.8公頃的縣定「覆鼎金考古遺址」,將規劃興建遺址公園。(記者佟振國攝)

覆鼎金考古遺址挖出罕見的喇叭型玉環。(資料照,縣府文化局提供)

覆鼎金考古遺址出土的砂岩打製斧鋤類石器。(資料照,縣府文化局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