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動物路殺 新北建6處生態廊道、2026年增至10處

新北市農業局已建置6處生態廊道,圖為松鼠漫步通過空中廊道。(圖由農業局提供)
〔記者賴筱桐/新北報導〕野生動物因車禍受傷或死亡的意外頻傳,新北市政府農業局透過生態調查與路殺紀錄,結合現地實況與生物習性,目前已在三峽、土城及新店區建置6處生態廊道,提供動物一條安全回家的路,目標2026年全市增加到10處,打造動物友善環境。
農業局長李玟今天在市政會議報告「農業健康市/式」專題,他指出,在農村、農路及溪流整治基礎工程中,事先評估工程擾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以「迴避、縮小、減輕及補償」的生態工法,降低環境衝擊,2019年至今已完成304件工程,減碳率達57%。
舉例而言,五股區綠竹農村再生社區為綠竹筍產區,原本搬運道狹小,且為泥土路面,地形具高低落差,不利筍農搬運,社區內的獨角仙及螢火蟲等生態環境豐富,農業局施工時避開獨角仙基地、喬木群及筍園,運用人工及小型機具降低擾動,並依照搬運車的車痕設計透水步道;為降低地形落差,架高搬運道的部分路段,維持底下坡面逕流,生態池回填塊石創造孔隙,並拆除木平台下方的立柱,待自然腐化後,提供獨角仙幼蟲繁殖場域。
李玟表示,根據「路殺社」(台灣動物路死觀察網)分析全台動物及陸蟹2018至2020年路死總數量,約為1450萬至2000萬隻,平均年死約6百萬隻,為避免人車及動物通過馬路時發生意外,農業局辦理生態調查、紀錄路殺發生,並與「路殺社」合作,建立路殺熱點資料,結合現地實況與生物習性,建置不同形式的生態廊道或設置標牌,目前分別在三峽、土城及新店區建置6處生態廊道,目標2026年將完成10處。
他說,像是誘導式斜坡、地下廊道及天空廊道等,曾觀察到松鼠及台灣藍鵲等,使用天空廊道通行,設置1年後,有效降低9成路殺發生;新店區凹字型排水箱涵也曾發現鼬獾、疑似懷孕的白鼻心及保育類穿山甲通過,甚至捕捉到白鼻心在廊道內交配的情形。
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表示,新北市推動各項基礎建設工程,融入人本、美學及永續理念,協助農漁產業發展,提供市民休憩空間,也建構動物友善空間,讓城市發展與生態保育共存。

為防止動物遭路殺,新北市農業局在土城區建置空中廊道。(圖由農業局提供)

新店區平廣路生態廊道針對不喜歡碰水的動物,將路面下排水溝設計成乾溼分離凹字型。(圖由農業局提供)
新北市已建置6處生態廊道,提供動物安全回家的路,圖為土城區承天路設置誘導式斜坡道,連接地下生態廊道。(圖由農業局提供)
-
高雄馬頭山打造生態廊道 引導動物行走減少路殺
-
新北蜂螫意外頻傳 議員曝捕蜂人員失手「蜂群傾巢而出」
-
守護保育動物 馬頭山打造生態廊道
-
全台唯一獲獎地方政府 新北有機農業獲IFOAM Asia肯定
-
提早3小時到機場是浪費時間?網熱議:國外可能還不夠
-
牙醫系分數勝過醫學系!林智群揭4心酸:不是什麼都好
-
嚇!基隆街友透明塑膠包緊禦寒 網驚:以為是大體
-
金門購物嘉年華週週抽破萬元大獎 旅遊商圈集點送公仔
-
深夜急凍!新北市、金門縣低溫特報
-
全國技能競賽北區賽 范窈瑄獲中餐烹飪銀牌
-
緬甸、泰國災情慘 耐震結構專家戴雲發:「當作沒問題」最可怕
-
台灣蘭花節 90朵萬代蘭奪魁
生活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