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保育動物 馬頭山打造生態廊道
![公路總局高雄工務段於馬頭山二號橋施作沖蝕溝,避免雨水沖刷造成土壤流失。(公路總局高雄工務段提供) 公路總局高雄工務段於馬頭山二號橋施作沖蝕溝,避免雨水沖刷造成土壤流失。(公路總局高雄工務段提供)](https://img.ltn.com.tw/Upload/news/600/2023/10/31/95.jpg)
公路總局高雄工務段於馬頭山二號橋施作沖蝕溝,避免雨水沖刷造成土壤流失。(公路總局高雄工務段提供)
〔記者陳文嬋/高雄報導〕高雄市馬頭山保育類動物達廿三種,主要交通動線台廿八線近年發生多起路殺事件,指標哺乳類物種二成六,穿山甲等引發關注,另有鹿類一成二影響行車安全,台廿八線馬頭山一號橋等三橋將建立生態廊道。
台28線馬頭山一、二號橋、鹿天橋段
馬頭山位於內門、旗山及田寮區一帶,曾記錄到二十三種保育類動物,包括一級瀕臨絕種草鴞、二級珍貴稀有穿山甲、三級保育類食蟹獴,另有台灣水鹿、台灣梅花鹿等二種養殖溢出野化鹿種;主要交通動線台廿八線近年發生多起路殺事件,包括保育類穿山甲、食蟹獴等引發關注,另有鹿類影響行車安全。
林業署監測路殺記錄最多是爬蟲類三一.五%,其次為哺乳類二六.六%,其中鹿類十二.五%、穿山甲與食蟹獴各占四.二%。
農業局攜手林業署、公路總局高雄工務段,推動台廿八線省道馬頭山一、二號橋、鹿天橋建立生態廊道,橋下打造飲水池、沖蝕溝,讓動物習慣行走,減少直接穿越馬路,並設立當心動物等告示牌,提醒民眾動物出沒,行車應減速慢行。
設飲水池、沖蝕溝 讓動物習慣行走
高雄工務段也於三橋護欄、沿路擋土牆架設圍籬,避免野生動物衝到馬路,並推動圍籬綠美化,馬頭山二號橋下打造三座飲水池,汛期也可以蓄水,提供動物飲用;鹿天橋下長年有水,回填土壤減少高差,維護自然景觀。
![保育類穿山甲行走馬頭山二號橋下生態廊道。(公路總局高雄工務段提供) 保育類穿山甲行走馬頭山二號橋下生態廊道。(公路總局高雄工務段提供)](https://img.ltn.com.tw/Upload/news/600/2023/10/31/96.jpg)
保育類穿山甲行走馬頭山二號橋下生態廊道。(公路總局高雄工務段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