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口罩解禁、交通新制 12月上路新規定一次看

2022/12/01 06:03

12月1日起室外空間、室外場所,取消全程配戴口罩的規定。(資料照)

首次上稿 11-30 20:05
更新時間 12-01 06:03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國內疫情逐漸趨緩,12月起除了許多有關疫情的新制上路之外,民生、交通方面也有許多新規定,本報特別整理12月上路的新制,供民眾作為參考。

口罩令鬆綁

疫情指揮中心宣布,12月1日起放寬戴口罩措施,室外空間、戶外場所應取消全程配戴口罩規定,不過戶外大型活動的口罩規定會依照近期疫情變化另外研擬;而室內方面,仍須戴口罩,包括車廂、大眾運輸工具等。

一些室內的特殊情況可免戴口罩,包括運動、唱歌、拍照、開車、錄影、主持、演講、水域活動、飲食需求等;另外,餐飲場所也取消不得逐桌敬茶敬酒的規定。

新一輪免費快篩 2大對象可領取

12月1日開始,為提供幼兒家庭及長者更足量的家用抗原快篩試劑,民眾可持「2016年9月2日(含)以後出生」之學齡前孩童健保卡,及「1957年(含)以前出生」之長者健保卡,至各快篩實名制販售據點免費領取1份5劑家用快篩試劑,此免費領取份數,不會計算入家用抗原快篩試劑實名制的購買資格。

而想要購買實名制家用抗原快篩試劑的民眾,只要持有健保卡或居留證,都可以到快篩實名制據點購買,每輪(1個月)每位民眾可購買1份5劑,購買份數至多可購買6份(30劑),並可分次購買,也可代購,讓有需要篩檢族群可以購得每天所需之快篩數量,售價仍為每份(5劑)500元(醫材原則售出,概不退換)。

兒童可打次世代莫德納追加劑

12月2日起,開放5至11歲兒童接種COVID-19疫苗追加劑,與最後一劑基礎劑間隔至少12週(84天),其中滿6歲兒童可選擇莫德納雙價BA.4/5次世代疫苗,未滿6歲兒童則可接種單價輝瑞疫苗(兒童劑型)。

12/10起醫院探病再鬆綁 取消入境人數上限

指揮中心宣布,考量境外移入病例下降、每周入境人數上升等因素,自12月10日0時起,不再管制入境人數。

另外,同天也放寬醫院探病限制,探病時段為每天固定1時段,每名住院病人每次至多2名訪客為限,但符合4大例外情形者,探病時段及訪客人數不在此限。

4大例外情形包含,1.病人實施手術、侵入性檢查或治療等,須由家屬陪同,或依法規須家屬親自簽署同意書或文件;2.病患為急診、加護病房或安寧病房等特殊單位,因應病人病情說明的需要;3.病人病情惡化或病危探視;4.其他特殊原因,經評估有探病必要且經醫療機構同意。

台鐵新增9家行動支付業者

台鐵局12月1日起新增9家行動支付業者,可於全台各電腦售票車站窗口,透過掃碼付款購票;另為提升旅客退票便利性,明年底前將推出超商領取的車票,可於超商進行退票作業,不要再到台鐵車站臨櫃退票。

路口科技執法全面擴大

交通部為加強道路交通安全,補助各縣市建置科技執法設備經費,目前已經有多個地方政府規劃科技執法執行路段,包括台北市、新北市和高雄市都宣布在易出事路段,設置多功能科技執法設備加強取締。

科技執法是透過掃描雷射或無線電波,取締違規變換車道、超速、惡意逼車等狀況;或是以高解析度監控錄影系統取締插隊、跨越雙白實線等情事;對於違規停車,則透過道路監視攝影機再搭配AI車牌辨識系統取締,針對違規行為拍照(攝影)方式舉證及告發。

12月1日起的新制,台北市20個容易肇事的路口建置交通科技執法設備,取締車輛不禮讓行人、闖紅燈、轉彎未依規定行駛、跨越雙白線、違停、佔用機車停等區、汽車行駛機車道及機車行駛人行道等狀況。

台北Youbike1.0退場

由於YouBike2.0目前已達成全市1200站擴建目標,YouBike1.0系統將於12月3日停止營運,12月3日至12月6日YouBike1.0空車柱仍可還車;12月7日至12月9日,雙北使用率高的南港、關渡等30站可還車;自12月10日起,YouBike1.0在台北市將無站可還,騎錯需負擔350元跨縣市調度費。

台北市禁用一次性塑膠杯

台北市環保局推動減塑,台北市轄內飲料店將在12月1日不提供塑膠一次用飲料杯,店家可用紙杯或其他植物纖維為主要材質的杯子代替,業者未配合可依《廢棄物清理法》第51條開罰1200元至6000元,並要求改善;循環杯新制也將在明年元旦上路,連鎖便利商店業與連鎖速食店業者,至少要有5%門市提供循環杯借用服務。

台北市路邊停車無紙化收費開單

台北市停車管理工程處宣布,12月1日起試辦路邊汽車「計次」收費路段無紙化開單,將由開立停車繳費單改為簡訊通知,減少停車單據開立。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