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雲林二期稻作成熟了 久安國小小朋友下田收成去

2022/11/17 11:59

雲林二期稻作成熟了, 久安國小小朋友下田收成去。(記者詹士弘翻攝)

〔記者詹士弘/雲林報導〕又到二期稻作收成的季節,雲林縣各地可見黃澄澄的稻海,農村在機械化下,早以用割稻機取代人力收成,斗六久安國小為了讓學生了解收成的辛苦,與稻農合作,讓小朋友有機會下田收割,上一場生命教育,感受一下怎麼叫做「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

久安國小校強調學校課程必須與在地社區產業結合,以文旦柚和稻穀作為課程主題,發展四大主軸,分別為自然生態、探索遊學、走讀文學、科藝沙龍,縱貫橫向聯繫歷經4年的發展,精心設計48份教案,期望給久安學子更多元的學習體驗。

斗六雖然是雲林的首善之區,但市郊仍有大筆農地,久安國小更是屬於偏鄉的迷你小學,今天學校小朋友在隔壁稻田廖阿嬤的協助指導下,下田感受稻米收成的辛苦及困難,這才知道天天吃的白米,原來是這麼來的,讓高年級學童體驗了一堂生命的課程。

久安國小表示,從整裝開始就遇到了很多新鮮事,學生沒有拿過的鐮刀、只有看過斗笠卻沒戴過,很少穿過的雨鞋,全副武裝戴好手套出發前往農田囉,當然之前也從未下過田,一開始由校長示範如何使鐮刀,再由唯一有經驗的學生示範割稻的小技巧,要先握好稻莖再從根部割起來,高年級負責割稻,三年級擔任小幫手整理稻穗,大家成就感滿滿。

學生品喬說,彎腰割了稻子,才知道什麼叫做「粒粒皆辛苦」,打赤腳下田的廷叡也說,都不知道每天長在旁邊的稻子是這個樣子!

雲林二期稻作成熟了, 久安國小師生下田收成去。(記者詹士弘翻攝)

雲林二期稻作成熟了, 久安國小小朋友下田收成去。(記者詹士弘翻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