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局「資源開放分享」 盼年減57億元損失
中央氣象今天舉辦「氣象資源創新應用方案」啟動記者會暨首家產業簽約儀式說明。 左三起為中央氣象局長程家平、中央氣象局長鄭明典、交通部航政司長何淑萍、數位發展部長唐鳳、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林敏聰、天氣風險公司總經理彭啟明。(記者陳心瑜攝)
〔記者陳心瑜/台北報導〕氣候變遷衝擊,台灣每年因自然災害導致的經濟損失達180億元,農損佔了100億元,交通部中央氣象局表示,世界氣象組織(WMO)統計,正確的預報搭配適合的調適措施,每年潛在減損效益達到18億到57億元。中央氣象局今年公布「氣象資源創新應用方案」,開放法人、企業申請氣象資源分享,盼促進防災、離岸風電、農業、觀光、交通、金融等跨領域產業應用發展。
中央氣象局今天舉辦「氣象資源創新應用方案」啟動記者會暨首家產業簽約儀式說明。已有天氣風險公司完成簽約。
中央氣象局長鄭明典說,科技社會進步太快,法令時常跟不上,這次訂了一些內部規則,以前政府最怕被說圖利,現在要密切合作,希望讓開放資源的利益跟全民共享。
中央氣象局副局長程家平說,氣象資源創新應用方案是今年3月所提出,概念是「從開放資料到開放資源」,除了天氣風險公司已經正式簽約,另也有海象觀測儀器製造商、氣候變遷倡議社團提出申請,他說,曾經和水試所合作,提供海象觀測資料,漁船可以節省1成油料、提升1成漁獲,運用極廣。
天氣風險公司總經理彭啟明說,民間加值運用多元包括綠能發電預測、2030淨零碳排、氣候變遷調適、氣象創新應用等,將基礎科學研究導入客製化解決,提供新興產業、民間百業、大眾以及政府包括防災和研究機構等。
彭啟明說,全球氣象產業產值達到5千億至1兆元台幣規模,全球約300至500家氣象公司,美國最開放,日本還有上市公司、中國也有,澳洲8家氣象公司、紐西蘭的氣象局甚至轉型為民間氣象公司,全球都體認到官方氣象局能做的只有一部分,民間才能做到客製化需求。
彭啟明說,台灣氣象產業年產值約20億元至30億元,未來還有可能倍數成長,因為再生能源風力發電跟每天播報氣象、防災是不一樣的層次,可以創造更多工作機會和產值,開放資源可提升更好的服務。
數位發展部長唐鳳說,資料的概念並非稀缺資源,因為分享資源反而是有幫助的、越複製越有價值,因此需要公私協力,各部會這幾年開放資源之後會發現民間的需求,這些高應用價值的資料需要公部門投入資源,產生的社會和環境的效益可以倍數放大。
程家平說,法人申請氣象資源不須付費,但須提出回饋方案,例如天氣風險公司舉辦天氣黑客松的計畫,但為大量資源避免佔用氣象局服務民眾所需頻寬,額外衍生網路費用須由企業自付。
-
全球乾旱、洪災頻傳 到2050災損恐高達168兆
-
環保人士封鎖法國遊艇碼頭 抗議超級富豪摧毀地球
-
台灣燈會遊程與展演 邀您暢遊桃園
-
熱浪衝擊中歐 匈牙利創121年來最熱夏天
-
美國研究大氣層中有害物質下降 南極臭氧層破洞有望
-
地段稀缺價值 愛河灣景觀輕豪宅受寵
-
台灣旅客行李箱放置日本心齋橋店家門口引熱議 當事人曝真相
-
台旅客「無料 take free」行李箱放日本店家門口 當事人澄清:業者放的
-
長輩提前給1900元紅包 她怒噴「故意詛咒小孩」惹一票網友吐槽
-
0121震災攜手國軍、志工救災 南市慰問金已發203戶
-
妹子問同事愛打聽年終?網曝「1招」巧妙應對
-
家人過世遺產稅1600萬! 網友崩潰求助:根本繳不出來
-
4萬盞燈籠串連綿延 西螺福興宮周邊成燈海
-
桃園購物節第二波抽獎出爐 送出2輛機車
生活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