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常見7種副作用 醫曝:皮下廣泛冒血點速就醫
皮膚科醫師黃昭瑜在臉書分享如何觀察打疫苗後的身體狀況,其中,皮膚若廣泛冒出小出血點得趕緊就醫。示意圖。(資料照)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國內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苗接種逐漸普及,其副作用也被人熱議。皮膚科醫生在臉書粉專列舉7項常見的皮膚副作用症狀,皮下若廣泛冒出小血點,則需儘速就醫。同時表示疫苗是預防重症的最好方法,呼籲民眾有疫苗就去打。
皮膚外科主治醫生黃昭瑜昨日在臉書粉絲專頁發文,說明施打武肺疫苗後,常見的皮膚反應。他首先表示,接種疫苗後,會分為「急性過敏反應(Immediate)」和「延遲性反應(Delayed)」兩種,急性過敏反應就是一般常聽到的氣喘、腫脹、昏厥等作用。
延遲性反應則會有7種症狀,包括:
1.新冠手臂(COVID arm)
2.蕁麻疹
3.麻疹樣
4.延遲性手臂腫脹
5.紅斑性肢痛症
6.注射填充物紅腫
7.皮下廣泛小出血點:血栓血小板低下
黃昭瑜進一步解釋,其1至6項為「正常的延遲性過敏反應」,較常出現在mRNA 疫苗,如莫德納、輝瑞(BNT)疫苗,但第7項反應症狀十分罕見 (通常會合併全身倦怠、肚子痛等症狀),必須與血管炎區分,應儘速就醫,通常出現於腺病毒疫苗,如AZ、嬌生疫苗 。她話鋒一轉,「發生的時候不用過於害怕,可尋求皮膚科醫師開立口服藥物搭配藥膏、冰敷,逐漸緩解。後續可正常接種第二劑疫苗」。
黃昭瑜補充,如果施打後30分鐘到4小時內出現嚴重的血管神經性水腫、氣喘等不適,則為急性嚴重過敏,代表不適合施打這個疫苗,她同時附上圖片及其副作用發生時間,可讓民眾初步評估副作用。
最後,黃昭瑜指出,施打疫苗仍是最好預防重症的方法,因此呼籲民眾有疫苗就去打,「能打到的疫苗就是最好的疫苗」。
相關新聞請見︰
「武漢肺炎專區」請點此,更多相關訊息,帶您第一手掌握。
-
台南開打第二波日援AZ疫苗 龍崎2小時已完成注射
-
日本推出高齡者居家接種 長輩們一致好評
-
必入手新年開運時尚!卡地亞經典系列喜氣滿滿迎新春
-
加國新版指南:第1劑AZ第2劑應首選輝瑞、莫德納 保護力更好
-
剩餘疫苗如何運用? 高雄市衛生局:有預備名單
-
00971 野村美國研發龍頭 1/9預定掛牌
-
賴清德、蕭美琴台中發蛇年小紅包行程曝 盧秀燕初一連跑4廟發送
-
週二好天氣!北部高溫22度 東部零星降雨
-
宋屋國小午餐奪「米其林金質獎」 師生結業式大啖金牌菜色
-
台中文心森林公園寵物專區升級開放 都會區毛小孩多了放電空間
-
境外污染來襲!西部明後天空品恐轉差 中市府啟動應變
-
台南最夯旅遊亮點!新春1日遊「不繞路」3路線曝光
-
落羽松秘境 在台南烏山頭水庫小島上
-
老少「鹹」宜來走春!通霄訪食鹽產地、七股鹽山找Q萌雪人
生活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