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芋片罐改造成密碼機 教育部年投4億助學術接地氣
教育部主秘廖興國(中)表示,這是第一個以經費直接補助個別教師進行課程教學研究的計畫,讓學術研究接地氣,且打開大學教師多元升等之門。(記者林曉雲攝)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為鼓勵學術研究走出象牙塔,創新教學使學生受益,教育部推動「大學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打開「多元升等」之門,一年投入4億元經費,今天舉行成果記者會,有獲獎老師拿洋芋片罐改造成密碼機,教資訊安全;有老師以城市為教室,帶學生漫遊城市進行藝術表演;也有老師應用3D列印助牙醫系學生,克服臨床實習牙齒不夠的困難。
得獎者之一中山大學助理教授何怡璉,帶領理工及法商等學生漫步在高市街頭,以城市為教室,用聽覺和觸覺等感知土地,讓藝術教育落入凡塵接地氣;真理大學助理教授林煕中帶學生一年看10部電影,上課時人手一罐洋芋片,看《模仿遊戲》電影引發學生對Enigma密碼機的興趣,再動手實作成「洋芋片罐密碼機」,透過電影教授資訊安全。
教育部主秘廖興國表示,教育部自107年開始推動教學實踐計畫,每年徵件數千件,兼具學術研究和教學實務,是第一個以經費直接補助個別教師進行課程教學研究的計畫,豐富大學的課程和研究,並拓寬大學教師升等之路,進而提升我國高教之國際競爭力。
真理大學助理教授林煕中受訪表示,專業領域是資訊安全密碼學,因為太愛看電影,因此結合兩者推出「電影中的密碼學」通識課,只收60名學生,每次開放報名都秒殺,帶領非資訊科系的學生,一年至少看10部電影,在不涉及複雜數學和專業知識下,學習和了解駭客攻擊、勒索病毒、比特幣等資訊議題。
中山大學助理教授何怡璉表示,以中山大學所在地高雄市鹽埕區為課程主要場域,課程主題「視障、身體、城市」,與高雄在地身心障礙者社群和劇團連結,帶學生用感官學習,失去視力者如何用聽覺嗅覺和觸覺等認識城市,建立學生對土地和城市居民的認同情感。
陽明交大教授李士元則應用3D列印在根管治療實驗課程,因訓練過程需要大量人類牙齒,非常難取得且牙齒差異很大,因此應用3D列印技術與材料,製造近似自然牙的標準模型牙,協助學生學好「牙髓病學實驗課」。
-
1.2億元助大專教師 推教學實踐研究
-
台大等3校質疑教部修法干涉自治 私校工會︰不知人間疾苦
-
年終獎金將入袋 永康鬧區最後3字頭一次購足3房
-
南榮校長兜售假學歷 教育部啟動全面清查
-
監院糾正多元升等有違失 教育部:升等都須有研究本質
-
蝙蝠俠ETF投資界超級英雄 00757純度最高、績效制霸
-
挹注300萬改善 中市后里區重劃西路年前換新裝
-
抓得住另一半?APP即時定位、自動報備……網友嚇瘋:簡直電子腳鐐
-
高雄大寮遙控賽車場整修重啟 玩家肯定
-
「老闆叫我來打廣告」 這次換清境農場羊咩咩來找武嶺鏡頭君
-
紐時公布全球必去景點 台灣阿里山上榜
-
新北109間社區藥局 設健康守護站
-
多元福利發展 新北3社區獲金卓越獎
-
雙北聯手 環狀線損壞求償19.27億元
生活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