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三代布莊 潮州鎮隱藏版活歷史

第三代張瓊文繼續守著老店,分享第一市場的故事,讓更多人看見地方產業與文化。(記者邱芷柔攝)
〔記者邱芷柔/屏東報導〕傳承三代的布莊,在面臨成衣蓬勃發展的衝擊後,鎖定客群轉型為原住民服飾專賣店,一賣就賣了近百年,儘管三代老闆都沒有原住民血統,卻吸引部落族人一代接著一代的上門,屏東潮州鎮第一市場裡的義發布莊,不僅成功將傳統產業化危機為轉機,更是原住民族和漢人交易活動的活歷史。
布莊第三代張瓊文說,早年交通不便,潮州第一市場外有個公車轉運站,因此鄰近的鄉鎮像是來義、泰武鄉原住民,都會到這裡搭車、轉車,然後順便到市場裡買民生用品,當時也有不少原住民會帶著山上的番薯、芋頭來寄賣,或是跟阿公換取布料。
因為與原住民頻繁交流,潮州第一市場早年被當地人稱為「魁儡仔市(魁儡是早年對原住民歧視的稱呼)」,在潮州長大的張瓊文說,阿公從經營布莊起家,後來到處都買得到成衣,越來越少人會買布裁衣,但重視傳統文化的原住民,婚喪喜慶都會穿戴傳統服飾,這些具有獨特文化意義的服裝,成了布莊轉型的契機。
義發從第一代面臨成衣衝擊逐漸轉型,第二代由張瓊文的媽媽接棒,搭上原住民保護自身文化的意識抬頭,店內除了販售布料,有了越來越多的原住民織品與配件,20多年前返鄉接手的張瓊文,現在更與部落藝師們合作,店內除了玲琅滿目的排灣族、魯凱族的服飾與材料配件,還有部落藝師們的琉璃珠、織品創作,因為貨品齊全、價格平實,還有從台東來的客人,不少原住民顧客更表示「從小女孩買到當阿嬤!」
張瓊文說,她很喜歡原住民樂天敦厚的個性及部落服飾特色,琉璃珠、圖騰等更能看見文化傳承的痕跡,深深吸引著她,儘管潮州第一市場幾經改建,很多顧客仍然是老人家帶著年輕人來,一代傳一代,所以她也繼續守著老店,培養新一代的顧客,並分享老店與第一市場的故事,讓更多人看見地方產業與文化。
-
湄洲媽「斷指乩童」從何來?竹南龍鳳宮出書記錄珍貴文史
-
了解民族從服飾看起 蒙藏服飾特展新營展出
-
萬坪林蔭大道加持 台南高鐵特區公園綠景宅夯
-
大廟興學有成效 后豐社大參訪台江
-
下雪!新竹縣新光國小、司馬庫斯分校今停課停班
-
寒流發威 桃園拉拉山上巴陵地區清晨飄雪
-
超正「禮儀師助理」內衣美照掀暴動! 網友:想馬上讓她生命禮儀服務
-
在別人家蓋「垃圾山」? 彰化婦人霸占市區騎樓蓋「垃圾屋」
-
參加東京國際食品展 高雄農產4天外銷訂單突破3.56億
-
冷氣團一波接一波! 氣象專家揭濕冷轉乾冷時間點
-
中市推污水下水道接管 市民反映屋齡老舊擔心施工影響結構安全
-
凍壞了!彰化高接梨穗損失20%可領現金補助 申請到3月底
生活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