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科技分析PM2.5來源 內陸空污受燒農廢影響大

2017/06/16 16:28

工業也是PM2.5來源之一。圖為工業區。(記者楊綿傑攝)

〔記者楊綿傑/台北報導〕空污議題廣受全民關心,但危害人體的細懸浮微粒(PM2.5)究竟是從何而來,環保署今發布研究成果,從PM2.5三大主要成分「硫酸鹽」、「有機碳」及「硝酸鹽」中,利用其污染特徵比對,針對研究結果進行相關管制,以有效改善空氣品質。

環保署監資處長張順欽說,PM2.5來源非常複雜,且非常多元化,包括工地粉塵、燃燒排放、工業排放、交通排放等來源。而此次研究結果顯示,硫酸鹽占大氣懸浮微粒質量大約20%、硝酸鹽約占23%,碳微粒約占15%至20%,並發現因生質燃燒而產生的生質碳濃度呈現由海岸向山麓漸增的趨勢。

張順欽進一步解釋,碳的來源管道很多,可能包括燒柴油、燒汽油、燒煤、燒紙等許多可能,因此為進一步得知碳的成因,此次研究利用碳同位素技術進行分析,發現燃燒化石燃料的工業排放與交通排放,以及燃燒非化石燃料的農業廢棄物及生活垃圾,兩者均占15%至20%。

環保署空保處長蔡鴻德則表示,依據研究結果,可以針對來源進行適當管制對策,針對細懸浮微粒中硫酸鹽及硝酸鹽之減量,來自化石燃料產生的部分,將加強電力設施改善集塵器效率、裝設濕式靜電集塵器或管束式集塵器等方式,以有效減少來自工業排放之酸性液滴、燃煤所排放重金屬等空氣污染物。

蔡鴻德也提到,另有管制港區交通運輸排放的規劃,已與交通部、經濟部等部會共同推動高壓岸電設置、老舊柴油車管制及船舶管理等。至於在防制生質燃燒造成之空氣污染及影響交通安全與行車視線之情形,今年度優先以減少稻草露天燃燒為主軸,與農委會共同推動並開拓農民稻草去化管道,補助腐化菌使用以增加稻米產值等。

環保署在此次計畫中,於彰化、嘉義、南投及雲林地區共9個空氣品質監測站採集共134個大氣細懸浮微粒樣品,並在輕油煉解廠及燃煤電廠共計採集12個煙囪廢氣的細懸浮微粒樣品。分析出各站別PM2.5中不同成分的比例。張順欽補充,未來也會進行其他地區的相關研究,下一個就是中部。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