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四物「藥材」變「教材」 樂齡中心食補教學巧安排

2017/04/14 20:05

長輩矇眼摸藥材,要猜猜「它」是什麼?(記者詹士弘攝)

〔記者詹士弘/雲林報導〕最平常不過的四物「藥材」,在巧安排下,也可以當增加老人家記憶的「教材」。

中藥師邱世文今天獲邀至林內樂齡中心為長輩講解民眾常使用的四物食補藥材,為了讓枯燥的教學課程變好玩,他安排兩名長輩為一組,一人矇眼、一人導引,以未切片過的當歸、川芎藥材當教材,讓矇眼的老人用手觸摸、用鼻聞,並猜猜這熟悉的味道是什麼東西,最後再揭開謎底。

老人家表示,藥材的味道很熟悉,但藥的長相很陌生;邱世文再出示已切好的藥材給老人家看,長輩才赫然發現,原來藥切片與沒切片長相差那麼多,原先熟悉的東西,變個模樣就變得陌生。

邱世文表示,四物是大家熟悉的「藥材」,讓長輩聞味道,可喚起他們的記憶,再讓他們看藥材原貌與切片後的差別,讓他們知道「眼見為實」也有出錯的時候,有時候眼睛會欺騙我們,讓我們產生錯覺,誤判狀況,有時候「本質」才是最重要的,就算藥材一樣,可切成不同面貌,但最後的效果都是一樣的。

老人家發現單純的藥材也能這麼有意思,讓他們大開眼界;最後這些藥材還能帶回家,幫自己「食補」一下,覺得收穫滿行囊。

長輩矇眼摸藥材,要猜猜「它」是什麼?(記者詹士弘攝)

藥材變「教材」,創意十足。(記者詹士弘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